东方七日谈|如何迎接越来越近的“空中汽车”

上周,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各项科技创新成果吸引眼球,尤其是各厂商带来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受到普遍关注。

这种景象让人想到第七届进博会上的汽车展区,不少观众从百年大厂的展车旁匆匆走过,直奔“未来出行”板块,争先体验在那里展示的“空中汽车”。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10年前,说起民用无人机,还只是科技圈里的小众“玩具”,但随着技术和产业发展,无人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操纵越来越简单,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拍视频、撒农药、运货物、送外卖……当这些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依次在人们面前实现,曾经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在城市高楼大厦间穿梭的低空载人飞行器,距离人们的生活似乎不远了。

从国家层面的前瞻性布局与当下的产业发展看,未来可期。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其中明确提到“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3年过去,仅在上海,就已有峰飞航空、时的科技、御风未来、沃兰特等一批企业研发的eVTOL成功试飞。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空中交通、城市短途物流运输等商业化场景已经越来越接近日常生活。

“空中汽车”的高速发展,无疑给社会带来许多新的想象与期待。曾经开车几小时才能翻过的群山,将来或许只用几十分钟就能抵达目的地;曾经难以到达的海岛,打“飞的”就能轻松降落;年轻人择业,无人机操作员、“空中司机”等可能成为新的选项;与之相关的电池生产、智能控制、机身材料等产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空中汽车”的管理工作将是未来的一项重大挑战。超大城市高楼林立、人员密集,想要“驾车”在低空穿行,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低空经济的发展潜力要充分释放,航空、气象、公安、应急、消防等相关管理部门间的协作必不可少。越早在航线设置、气象预测、应急处突等方面开展研究和规划,就能越早做好管理的能力建设,也就越有机会更早迎来应用的落地。

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既离不开政策的放松和鼓励,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与突破;不仅需要创业者的大胆闯荡,也需要管理者的审慎应对。“空中汽车”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可以想象,不远的将来,安全、高效的城市空中出行,将给生产生活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机遇和精彩。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