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由保山市昌宁红茶协会举办的昌宁大理种红茶、白茶团体标准专家技术审查会议上,《昌宁大理种白茶》《昌宁大理种红茶》2项团体标准经过专家技术审查,为昌宁县茶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新引擎。
昌宁地处北纬24°“黄金茶线”上,具有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这里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昌宁是全国唯一注册认证的“千年茶乡”,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百强县、中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基地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县内野生茶树、古茶树、古茶园众多,目前已发现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共20余万株,分布面积达4.9万多亩。
昌宁大理种茶叶,是昌宁县特有品种。由其制成的红茶、白茶,口味特殊,汤色明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长期以来,昌宁大理茶种一直没有统一的产品、安全标准,影响产业发展,给茶企带来了困扰。
当天举行的技术审查会议上,在东北大学的参与和协调下,昌宁红茶产业发展协会邀请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保山市和昌宁县的业内权威专家,对由戴伟东、王颖、周耀昌、林智、李忠文等人起草的《昌宁大理种红茶》《昌宁大理种白茶》团体标准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审查。专家们现场对标准中的鲜叶、工艺流程、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检验规则等关键内容进行了全面评估。为了确保标准的准确性,专家们还通过看、闻、摸、品等方式,对茶叶的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净度以及茶汤、香气、滋味、叶底等方面进行品评,一致同意通过《昌宁大理种白茶》《昌宁大理种红茶》2项团体标准通过技术审查。
昌宁大理种茶团体标准的制定填补了云南省大理种茶标准的空白,对昌宁大理种茶的加工、销售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昌宁大理种茶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助力把昌宁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该标准的制定也为大理种茶的产品监管和市场流通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大理种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屏新闻记者崔敏通讯员王颖摄影报道
一审孙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