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校录取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已达57%,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达到31%,同比增长9%。2025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专业学位的占比还将继续提高。”近日,各大高校2025年研究生招生计划陆续公布,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杜文莉在谈及提高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时说。
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是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牵引则是华东理工大学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当前,学校正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两新两大’战略,构建并实施项目制牵引、多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中外融合的‘一牵引四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该校副校长王慧锋介绍。
该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突破?在和企业深度融合上又做出了怎样的新探索?日前,记者走进该校及相关企业一探究竟。
流程再造——
探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
王裕祥是该校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首批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之一。研二时,他选择了与专业结合最紧密的“风电叶片故障声学预警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作为进入企业实践的第一个课题。
“实践中,我不仅熟悉了项目的前期调研启动、立项评审、规划行动项,还经历了执行、实施跟踪、结题验收等整个流程。”王裕祥介绍,实践中,校内导师主要帮助他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中找到平衡点,企业导师则教会他如何从全局看待工程项目。
后来,据专家团队鉴定,他参与研发的该项技术,在应用中不仅大大提高了风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还为我国风电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至今,他已深度参与企业的4项重点项目。针对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故障等实际难题,他还成功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以及1项实用新型专利。
王裕祥的成长过程,是近年来该校携手企业大力推进卓越工程人才“订单式、驻企式”培养创新探索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学校主要通过‘五个一’行动,对校企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进行了流程再造。”杜文莉解释,“五个一”指的是以“一专多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一流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为依托、“一号课题”校企合作项目为牵引、“一企一策”专业培养方案为核心、“一线实践”工学交替培养为模式。
王慧锋介绍,基于20多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该校先后入选首批工程硕博士专项、首批先进技术联合培养专项、首批地方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专项等试点单位,与龙头企业开展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
“当前,以面向国家战略、企业发展急需的工程项目为牵引,充分发挥化学、化工、材料等一流学科集群优势和工程特色,着力培养‘高精尖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紧缺人才,已成为学校的重要办学特色。”王慧锋说。
多学科融合——
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作为该校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博士,信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于波的课题“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建模及网络故障容错方法研究”涉及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控制理论、网络通信、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
以往,不同学科的教师隶属于不同学院,要调动起来简直“难上难”。不过,张于波一点儿也不担心。因为早在校内培养阶段,学校就以一流跨学科师资为保障,组建了来自化学、化工、材料、生物工程、机械、控制、计算机、数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构建了“跨学科招生—跨专业选课—跨领域创新”的三步推进式培养机制,形成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学科背景转换,研一选课时,张于波就结合课题需求与校内导师进行了沟通,并根据企业导师建议进行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入企实习后,企业导师负责具体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校内导师则为他不断提供大类方法上的指导。
“在企业这一年,我除了在理论样机上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测试验证,还参与了公司院士团队开展的多学科多目标形状拓扑设计优化平台‘智周’软件的搭建工作。”张于波说。
“工程硕博士培养,就是要打破传统研究生单一学科的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让学生可以按照课题要求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创新,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郁惠蕾说。
不仅如此,学校还打破学科壁垒,持续优化学科专业调整:开设MBA生物医药专项班,增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和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急需紧缺领域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设置新兴与交叉学科联合培养专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等。
校企协同——
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11月6日,该校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学”)签订了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正是双方携手推动的重点之一。
据王慧锋介绍,从2022年至今,该校已与中国化学及其下属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41名,中国化学的19名技术专家受聘担任企业导师。
“为保障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的顺利推进,公司不仅成立了项目工作专班,开展企业导师培训,发布系列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汇报会等,还邀请公司和部门领导定期与学生座谈交流,组织开展系列团建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中国化学成员单位——中化学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彤说。
人才培养并非企业的核心业务。肯花功夫与高校持续合作,必然是企业敏锐地洞察到联合培养带来的长远优势和战略价值。
“工程硕博士为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创新活力!”张彤兴奋地表示,首批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博士入企一年后,就参与解决了公司一些重要技术难题,助力了研发进展。
与中国化学携手,是该校深化校企融合,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2023年6月,该校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携手国内29家理事单位联合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每年招生培养约200人。截至目前,该校已与中国石化上海工程公司等单位共建400多家工程硕博士实践基地,形成了由全国示范基地、上海市示范基地、校级重点基地、院级重点基地组成的四级基地体系。同时,该校还牵头组建了全国现代煤化工、全国生物技术行业两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度参与宁夏高等研究院、安徽高等研究院建设,每年联合招生培养约60名工程硕博士。
杜文莉介绍,该校正在探索研究生招生指标国家战略牵引的支持机制和改革模式,依托学院、校企联合建设配套的工程师技术中心,完善校企导师选聘、考核和激励机制,强化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建设,推进工学交替培养机制。
“我们希望培养一大批掌握流程工业科技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全球战略视野和突出的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与‘卡脖子’问题的高素质、高层次、交叉复合的创新型卓越工程师。”杜文莉说。(通讯员张婷潘聪聪丑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