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国债“东风”“塞北都江堰”迎来重大改造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杨泠然文/视频)12月16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申滩村黄河右岸,有“塞北都江堰”之称的宁夏无坝引水水利建筑——七星渠进水口翻建工程正在进行围堰、降水等准备工作。这座在黄河边服务了50年的工程将在明年4月“破茧成蝶”:闸门由3孔增至4孔,闸底高程下降80厘米,无坝引水,动力骤增,为245万亩农田灌溉及120万人安全饮水持续供水。

七星渠是宁夏卫宁平原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社会影响最为显著的引黄自流干渠,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工程承担着自流灌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2县(区)8个乡镇和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固海扩灌、红寺堡三大扬水灌区的供水任务,是保障卫宁河南灌区及宁夏中部干旱带三大扬水灌区的生命水脉。经多年运行,七星渠渠道冻胀破坏、滑塌变形,建筑物老化等病险问题,造成渠道输水效率低,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安全保障供给能力低。

2023年11月,自治区水利厅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9.23亿元,对影响灌区效益发挥,存在病险隐患的骨干工程进行配套达标,提升改造,健全完善信息自动化设施,把灌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的现代化生态灌区。自2024年2月开工建设,截至10月底,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圆满完成,70.3公里渠道、328座渡槽、水闸、涵洞、斗口等建筑物改造一新,并在今年夏秋灌运行中全面发挥效益。

今年冬灌结束后,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抓紧有利施工期,紧锣密鼓开展申滩进水闸和清水河渡槽改造。据七星渠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1973年10月,为保证七星渠引水,在黄河申滩右岸新建了3孔进水闸,孔宽6米,弧形闸门,装有2×10吨双吊点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3台。2000年3月至5月,该处对闸门启闭机进行了维修更换,拆除工作台以上土建结构,翻建了新的闸房和管理房。近年来,由于黄河上游明显来水不足,黄河卫宁段主河槽下切2米左右,每到灌溉高峰,进水量“捉襟见肘”,直接影响红寺堡和固海扩灌扬水工程的安全取水。

“为确保来年灌溉如期开展,我们冬季施工不停歇,12月25日将开始第一层水泥浇筑。工程在原址翻建,进水口处于黄河弯道‘C’位,在河岸坚固、河流弯道顶点以下的凹岸处。改造后,闸门由之前的3孔增至4孔,闸底高程下降80厘米,并装载上现代化操控装置,继续与‘鱼嘴’和‘金刚堤’有机配合,无坝引水的动力更足。”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七星渠施工1标段项目副经理杨兴说。

0 阅读:2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