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要拒绝“灭绝式打野”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2-10 10:06:55

采几朵蘑菇、捡几颗橡果、再摘一串红艳艳的南天竹果实,今年盛行的边徒步边“打野”,让户外活动有了更多“收获感”。然而记者从南京徒步圈了解到,“打野”行为如今渐渐变味,一些“灭绝式打野”不仅抢了小动物赖以熬过寒冬的口粮,还可能对生态造成更长久的破坏。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开展户外活动,本是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美好选择。然而,近年来盛行的“打野”行为却逐渐偏离了正轨,“灭绝式打野”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灭绝式打野”抢夺了野生动物赖以熬过寒冬的口粮。大自然中的野果、菌类等,是众多鸟类和陆生小动物在食物匮乏季节的重要食物来源。松鼠依赖橡果储存能量以度过漫长冬季,许多鸟类靠各类野果维持生命。当人类将大量的这些自然馈赠一网打尽时,动物们便面临着饥饿的困境。那些被随意丢弃的人类认为“不好吃”或“有毒”的野果,本应在生态系统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却因人类的任性行为而失去价值,这无疑是对自然规律的粗暴践踏。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灭绝式打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多方面且深层次的。菌类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其大量被采集会打破生态平衡。若采蘑菇时不遵循科学方法,不保留部分子实体让其散播孢子、不回填土壤,将会影响菌类的繁殖扩散,进而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而且部分菌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紧密,过度采集菌类会间接影响森林的健康。一些昆虫依赖特定真菌繁殖,过度采集导致的食物短缺会阻碍它们的生长繁殖,连锁反应之下,整个生态环境都将遭受重创。

文明、理性的户外活动方式应成为我们的追求。“无痕山林”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在野外产生的一切垃圾都应自行带走,避免野生动物因误食而改变生活习性、降低捕食能力甚至患病。同时,应倡导用拍照的方式记录大自然的美好,非科研用途尽量不随意采集。在必须采集时,也要最大程度减少对采集对象和环境的破坏,并且对敏感物种的产地信息严格保密,防止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

拒绝“灭绝式打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户外“打野”行为的监管,制定明确的规范与处罚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广大户外爱好者更应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自觉遵守“无痕山林”原则,在享受户外活动乐趣的同时,守护好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野生动物是家园中的重要成员,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根基。让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心怀敬畏与爱护,摒弃“灭绝式打野”的不良行为,以文明、理性的姿态融入自然,为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得以永续传承。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简介: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