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有“度”张弛有“方”“小”岗位也能发挥“大”作用

上午10时30分左右,肥城市边院镇官庄社区幸福食堂里锅铲碰撞,火苗跳动,热油裹着翻腾的食材“滋滋”作响。在热气腾腾的烟火气里,64岁的梁兴香和两个同伴,切菜、炒菜、端菜……热火朝天地忙活着,他们三人各自分工,每天变着花样为社区老人准备好美味的午餐,撑起社区幸福食堂满满的幸福感。

“钉钉打卡”杜绝公岗人员“吃空饷”

“我们三人应聘的都是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每天到点来工作,结束就回家,工作也不累,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哩。”说起自己的工作,梁兴香掩饰不住地高兴。对于梁兴香来说,每月800元工资的工作不仅实现在家门口赚钱,更重要的是不耽误照顾家庭,一个公益性岗位消除了她对外出工作的诸多顾虑。

在官庄社区,目前有18人在公益性岗位工作,除了幸福食堂服务人员外,还设置了社区网格员、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等岗位。他们每天定点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钉钉拍照打卡,相关信息便即时上传到了边院镇公岗管理部门。

在肥城市边院镇,“钉钉打卡”的实行不仅解决了各个村居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考勤难题,更实现了全镇对公益性岗位的统一管理。

“每天上午上班后,我们首先对系统上传考勤情况进行照片比对、信息比对和考勤时间比对,对有疑虑的进行电话核实,确保人员、岗位和工作时间实现‘三个一致’。”作为率先启用公益性岗位人员“钉钉打卡”考勤模式的边院镇,工作人员郭昕钰承担了这项监督工作。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边院镇通过用人单位工作人员每天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拍照打卡,镇街公岗管理人员在后台进行比对的方式,从根本上杜绝“吃空饷”“冒名顶替”等问题发生。

精准管理让公岗真正发挥“大”作用

稳就业促增收。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是肥城市统筹城乡就业、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肥城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结合全市城乡就业困难群体以及脱贫人口情况,着力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就业困难人员稳岗就业、促进增收。截至目前,肥城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已达10600人,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达到9000人,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达到1600人。

公益性岗位队伍的不断壮大,带来的是如何精准管理的问题。如何将“好事”办成“实事”?肥城市人社局蹚出了新路子。

“坚持科学设岗、实名管理、动态管理,是我们打好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一套‘组合拳’。肥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朱刚介绍,在岗位开发方面,肥城市立足提升岗位开发质量,全面梳理现有岗位、空余岗位、人员实际需求,确保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并指导镇街、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开发岗位,实现人岗相符。在人员录用方面,肥城市不断提升人员审核力度,在现有市县、镇街、村居三级人员资格审核的前提下,联合多部门进行联审,确保人员身份符合安置条件。在人员管理方面,肥城市还制定了相关制度,完善更新村级人员考勤使用细则等。

“我们通过不断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监督考核,切实发挥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兜底线、稳就业、增收入、强基层、优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决做到‘有岗有人、有事有责’,也坚决杜绝‘政策养懒汉’现象发生。”朱刚说。

能“进”也能“退”,切实提升公益性岗位管理质效

精准化管理带来的效果有目共睹,边院镇徐庙村就尝到了制度“制约”带来的甜头。

“我们村一共有22名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是整个边院镇公岗人数最多的村。”徐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琪给记者算了笔账。作为村庄占地500亩的一个大村,原来村里仅绿植修护一项每年支出3万元。自从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以来,4个人的绿化队完全承担起了全村的绿植修剪、移植和补植等工作,大大节省了村里的开支。

村里岗位村里人干。公益性岗位不仅仅节省开支,还让村民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的工作开展得也更加顺畅。

公益性岗位给村里管理带来了益处,但缺点也渐渐暴露出来。乡里乡亲的关系,总逃不过一个“人情”,这让公益性岗位监管成为工作开展的难点。

“都是亲戚,他多打一天卡,他替别人打上卡,这样的事情总会发生,虽然也尝试过多种考勤方式,但无法做到有效的监管。直到今年推行‘钉钉打卡’制度后,这样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张琪说,每天打卡的照片即时上传到镇上,全程通过网上完成,避免了中间出现“作弊”和“说情”的情况,监督人员也不再害怕“得罪人”,让公益性岗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城乡公益性岗位事关百姓福祉,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社会治理、共同富裕。自2022年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开展以来,泰安市累计安置上岗7.4万人,目前在岗6.2万人。“面对在岗人员多、管理压力大的现状,我市建立健全市县各级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日常管理,严把‘入口’、畅通‘出口’,指导各县市区大胆探索,采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有效防止虚报冒领、‘吃空饷’等问题发生。”泰安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张洪双说。

记者:杨文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