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汉献帝刘协的早年可谓是命途多舛、风雨缥缈,幼年时便被权臣董卓扶上帝位,董卓居功自傲、把持朝政,丝毫不把刘协放在眼里;董卓被诛杀后又经历了李傕、郭汜之乱;待到李傕、郭汜被除,又被乱世枭雄曹操挟持,号称“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死后,又被其子曹丕逼迫禅位,此后便在山阳县晚年。有很多人说刘协资质平平、毫无能力可言,但对于汉室来说,他确实那个乱世之中最合适的人选。
刘协并不是汉灵帝刘宏的长子,在那个宗法制尤为森严的时代刘协之所以能够继位看似不合常理,实则非也。灵帝刘宏最喜欢的儿子就是刘协了,刘协刚出生时其母王夫人就被狠毒的何皇后所害,灵帝担心刘协再被暗害,就将其送到董太后所在的永乐宫抚养。刘协自小天资聪慧,举止庄重文雅,深得董太后喜爱。
灵帝晚年时,常常为选择继承人而发愁,长子刘辩材质平庸、举止轻浮,丝毫没有国君的气度,反倒是次子刘协处处都比这刘辩强。况且灵帝时常为王夫人的事感到自责,心中很是希望传位于刘协,可是又碍于宗法制的限制,因此迟迟拿不定主意
灵帝去世后,因为没有明确的旨意,大臣们还是拥立了刘辩,是为汉少帝。宦官之乱发生后,刘协和少帝被张让、段珪挟持逃出宫外,一路颠沛流离,不成想迎面撞上董卓和他的三千陇西铁骑。卢植率军赶到后,果断杀掉张让、段珪并同董卓一起将刘协和少帝送回宫中。
哪曾知这董卓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仗着自己是董太后的同族,便在宫中肆意妄为。后来董卓觉得刘辩的资质太过于平庸,便在朝政中提出另立刘协为帝,朝中文武百官深知董卓的军队已经掌控了整个京城的局势,虽心中已经骂了董卓千百遍,但此时却不敢出声。第二天,董卓就废了少帝,立了刚九岁的刘协。
刘协登基后,董卓给自个封了个丞相,完全把持了朝政。他的西凉军在洛阳城内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来干脆一把火烧了洛阳城。董卓的残暴举措惹得人神共愤,公元190年春天,各地诸侯纷纷起兵组建联军,以勤王的名义讨伐董卓。
联军从北、东、西三面合围洛阳,董卓自知其西凉铁骑并不是对手,便挟持刘协迁都长安。后来勤王联军为了各自的利益便把剿贼的事情放在了一边,眼看着灭掉董卓无望,这时一心忠于汉室的司徒王允站了出来,王允和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组成了灭董联盟,并利用董卓与我们其亲信吕布之间的矛盾成功策反了吕布。
公元192年四月,大病初愈的刘协召见百官,王允等人早就在北掖门设好了埋伏,只待董卓前来。这董卓刚进门,骑都尉李肃就拔剑向他刺去,哪成想这董卓平日里如此谨慎,身上竟穿着护甲,李肃这一剑只伤到了董卓的手臂。董卓一个踉跄跌下别来,大喊:我儿救我,而等来的却是吕布的方天画戟一剑穿胸,一代权臣董卓就此落幕,他那里想得到吕布早已是王允的人了。
可这董卓刚被除去没多久,其旧部李傕、郭汜就击败了王允、吕布的联盟,占领了京城并杀了王允,刚刚获得自由的刘协又落到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手中。后来李傕、郭汜两人不和,两人在长安各自为政,互相攻伐。郭汜准备将刘协掳到自己营中作为砝码,不成想走漏了消息,却被李傕抢占了先机。李傕、郭汜在长安城内一打就是几个月,长安城在他们的折腾下变成了一片废墟。后来刘协在李傕的部将杨奉等人的帮助下逃离了长安,辗转东行。
公元196年,乱世枭雄曹操登场了。刘协东还,对于天下诸侯而言可是一面价值极高的旗帜,曹操抢占了先机,率先将刘协迎回洛阳。刘协十分感动,他赐以操持节钺,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便于控制,曹操逼迫刘协迁都许昌,虽说刘协是个傀儡皇帝,但曹操顾及到自己的名义始终不敢篡汉自立。面对权臣的控制,刘协也曾反抗过,他曾两度派人刺杀曹操,均以失败而告终。
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逼迫刘协禅位于己,刘协无奈只得退位,公元220年曹丕即位,改国号为大魏,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刘协居山阳期间,他用自己在宫里所学的医术广为行医,深得当地百姓爱戴,此刻的刘协,彻底告别了以前的自己,成为一个无忧无虑,安心田园之人,这也算是对其余生的宽慰。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被葬于禅陵。
刘协并非资质平平,无才无德,袁术还曾评价刘协道: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刘协也是生不逢时,一生可谓是充满了无奈,生于乱世,为权臣所控制,虽有一身抱负,却也无处施展,所幸晚年得以安定,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