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00亿!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我找到了抑郁焦虑的解药

诺来看健康 2025-02-14 04:53:51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96亿,即将突破100亿,成为中国影视票房的第一。整部电影的特效可谓美轮美奂,情节也不拖沓,甚至可以说是超级精彩,虽有起伏但不牵强,甚至是完美地击中了观众的内心。尤其是误会申公豹灭了陈塘关那里,我发现我的刻板印象也超严重,真可谓“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这个完整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对抗抑郁焦虑的良药——那就是爱的支持。

1、父母的爱:让我们勇敢做自己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相信很多人都为哪吒父母的爱而感动吧,尤其是哪吒母亲的爱。在哪吒和师傅去玉虚宫的时候,哪吒的母亲殷夫人,渴望哪吒能再抱抱她,可是哪吒害羞不愿意,殷夫人在哪吒离家时句句叮咛:爹娘不在身边,要照顾好自己。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妈妈对孩子的爱真的是从细小处扑面而来。

电影的高潮,哪吒和母亲都在天元鼎的时候,哪吒浑身都是刺,可是妈妈在最后的时间里紧紧抱着哪吒,告诉哪吒不论他是谁都永远爱他。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哪吒的母亲还在用自己的力量爱着孩子。

她哪怕被炼化为丹药也不愿意哪吒吞下噬魂丹。

殷夫人对哪吒的爱让哪吒更加觉醒,甚至是突破三昧真火,最终成为完整的自我。

其中敖丙的父亲敖光对孩子的爱也是非常触动我的。

他说:“若前方没路,那我就踏出一条路。”

在电影的最后,敖丙和哪吒分开,和父亲去新的海域寻求生机时。敖光发现了自己敖丙的失落,他对敖丙道歉,并且真诚希望敖丙幸福,希望敖丙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父亲对敖丙的理解支持是他能勇敢走向哪吒的动力。

父亲对敖丙的道歉更能看出他对孩子的爱。

相信你我身边能跟孩子道歉的父母依旧是比较少的。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就是道理,自己什么都懂,不能接受孩子忤逆自己。甚至在伤害孩子后,还能美美隐身,更遑论道歉。

父母对孩子的爱,无条件的爱,让哪吒和敖丙都能做自己,成长为完整的自己。

这也是对抗抑郁和焦虑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持。

相信有这么好的父母,孩子是很难抑郁焦虑的。

如果已经抑郁焦虑了,也没关系,一切都来得及。

2、朋友的爱:不论身处逆境与否,我还有你

哪吒跟敖丙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啊。敖丙回应道:你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他们甚至共同对抗天劫。他们成了生死之交。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和敖丙的友谊更是得到了升华。

在哪吒以为是敖光带领龙族屠灭了陈塘关时,依旧想把敖丙的肉身重塑。

甚至在发现是自己搞错了的时候,与敖丙合力解救龙族。

在炼丹炉中时,他们还合力冲破困境。

从始至终,他们一直都愿意在雪中送炭,甚至是共赴生死。

有这样的朋友,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

假设,当你在学校被孤立的时候,如果有这样一个朋友一直陪伴,你也很难走向抑郁焦虑。

因为,在这世界上,ta还在你的身边呀。

朋友的爱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是大海中的那艘小船,是饥饿时的那个馒头。

就像电影的最后,哪吒知道敖丙会回来的。

就像我知道,在我悲伤或者快乐的时候,你都会懂我的。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个真心实意的朋友。

3、无条件地爱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

哪吒因为生来是魔被陈塘关的百姓不容,很多人都害怕他,甚至想驱赶他。

一开始,哪吒是非常难过的。

但是后来,哪吒从“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到“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哪吒成长为完整的自己了。他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从对外的在乎变成对内的在意。

是啊,正如《情绪自救》书中所讲,别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

很多抑郁焦虑的朋友就是特别在意外界的声音,他们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甚至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难过不安。

如果他们也能想哪吒一样,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接纳自己的人格,并且完全爱自己,相信,他们也会走出抑郁焦虑的阴霾。

就像鲁米说的“你是你自己的宇宙”,当然我们也能做自己的哪吒。

0 阅读:0
诺来看健康

诺来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