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9日,河南省第十二届杂技展演暨首届“金龙杯”杂技艺术周在我市举行,展演中震撼的杂技节目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那么,精彩的节目是如何诞生的呢?12月8日晚,记者见到了几位节目的幕后导演,并聆听她们讲述精彩节目的台前幕后。
杂技《灵跃时空·翻腾技巧》是以杂技演员展示翻腾技巧,并配合系列跑酷动作完成的作品。该作品无论灯光、道具还是演员,舞台效果都炫酷十足。说起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节目导演夏园园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面临多重压力,我们想以此为切入点,展现年轻人生活中的迷茫、困惑,最终突破自我。节目配合一系列的跑酷来表现年轻人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走出迷茫,挣脱困惑的过程。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大家从中寻找到力量,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被称为‘海上蛟龙’,我想通过这个作品,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致敬。”说起杂技作品《黎明之晓·浪桥》,导演朱琳道出了自己的初衷,“在这个作品中,为了更生动贴切地展示浪桥这个元素,我们还首次将地上固定的道具特别定制成可以移动的道具,在国内属首创。”朱琳说,“因为道具的可移动性,表演的难度也直线上升。我们第一次排练就花费了20多分钟,不过最终呈现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登高望远·高椅》主要想表现的是我国热血青年的爱国精神。“通过高椅不断加高,演员的动作难度也在加大。”该作品导演朱琳说,“我们加入了3个在国内少见、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目的一是展示五四运动时期,热血青年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大,二是增加观赏性,成为节目的亮点。”
“创作这个节目的灵感来源于三星堆文明,想要尝试把三星堆文化与杂技融合在一起,最终就有了这个作品的产生。”《梦回·双人技巧》导演赵雪在谈及创作灵感时笑着说。该作品的背景是一对年轻人参观三星堆,在青铜神树前,展开了一段历史和现代的穿越之旅。
“因为古代战士出征是极其有气势的一个场景,我想通过杂技还原这个场景,展现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和气魄。”导演王璐璐说,“因为我们濮阳是中华龙源地,所以把出征用的中幡的名字改成了‘龙幡’。”《出征·龙幡》整个作品分为3个段落,分别是用战鼓表演表示即将出征,战士的操练及后续的翻腾动作表示出征,最后一个段落就是战士取得胜利。⑩
本报记者管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