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奥运今知中国风正劲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10 15:36:24

多年后,您是否会回想起今年这个炙热的夏天?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但奥林匹克大家庭仍在巴黎欢聚一堂,演绎着人类的拼搏、韧性和友爱的美德。中国奥运代表团风采依旧,赛场上争金夺银之时,也展示着中华健儿的奥运精神。

奥运,北京到巴黎的呼应

许多人仍记得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那一刻:塞纳河畔下起了雨,伴随着《马赛曲》,十座金色女性雕像依次从水面缓缓升起,以此致敬法国历史上这些杰出女性代表。运动员们举起写有“给和平一个机会”的海报,共同见证奥林匹克休战墙揭幕;而运动员公寓不装空调,倡导节能减排……法国人借助奥运会的这个舞台,呼吁全人类一起关注男女平等、世界和平、环境保护——这关系到人类当下的福祉,以及子孙后代的未来。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歌中的“同住地球村",到今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黎奥运会与16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不约而同,再次重奏人类共享地球的同一主题。

奥运,社交媒体时代变奏

今日奥运,赛场竞逐依然吸引眼球,而人们同时也更多地被赛场上的友善场面所打动。乒乓球混双的颁奖典礼后,中朝韩三国选手自拍的合影刷屏;羽毛球运动员何冰娇拿着退赛对手的队徽上台领奖,被国外网友和西班牙奥委会盛赞;多国漫画师画下体操平衡木选手周雅琴在领奖台上咬金牌的动作,令人不禁莞尔。

社交媒体时代的奥运会,人们拥有了更多元的观察视角,也拥有了更多重的参与机会——开放、纯粹、平等、团结,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元素,一次次被理解、认同和表达,社交媒体时代让地球村的人们距离更近了。

同时,奥运会上的争议也在“全球化”的社交语境下被放大了。女子拳击比赛中的体育性别问题,运动员的伙食、塞纳河的水质也都引起争议。

奥运,年轻化时尚化

现代奥运已经走过128年,在时代浪潮的拍击下,传承奥运就意味着要改变。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体育必须走向公众,这就意味着体育必须进入都市中心,必须走向人们,而不是等待人们前来。”

国际奥委会推出了增设临时项目这一新举措,让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项目登上了奥运舞台。滑板、攀岩、冲浪在东京奥运会亮相,霹雳舞今年完成了奥运首秀,4年后腰旗橄榄球和壁球将首次入奥。比赛项目有增有减将是奥运新常态。放眼未来,迎合年轻人群体的喜好,吸纳新潮、城市化项目依旧是奥运会不可避免的趋势。

我们“更快更高更强”了

巴黎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交出了40金27银24铜的答卷,取得了自1984年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赛场内,“破圈式”突破展现了硬核实力。曾有国外教练劝潘展乐更改项目,理由是“100米自由泳在中国游不出来”。然而,这位中国小将不仅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功夺冠,还与队友携手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中,打破美国队在该项目上长达40年的垄断地位,令美国舆论一片哗然。红土赛场上,郑钦文逐一击败世界强手,成为首个站上奥运会网球最高领奖台的亚洲运动员。新兴项目亦有“出道即巅峰”的传奇,邓雅文为中国自由式小轮车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我们“更松弛更自信”了

赛场外,新一代中国运动员,他们自信、开朗、乐观、轻盈,展示着中国“后浪”的竞争力。1984年,27岁的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冠后,曾在日记中写道:“这时我的心才算踏实了,我终于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40年后,同样是27岁,同样是射击运动员,刘宇坤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冠后说:“只是恰巧在我状态好的时候,恰巧参加了奥运会……”当老队友们夺冠后还在谦称“不完全满意”时,潘展乐直率表示:“冠军是我们的,不满意的应该是别人。”

传统印象中,中国人应该是“温良恭俭让”,但新一代的运动员们一举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他们把对金牌的野心写在脸上,把自信融进骨血,赢得坦坦荡荡,输也落落大方,用勇敢而松弛的姿态,为世界注入一股生机勃勃的中国力量。

我们“更智造更国风”了

除了我国健儿的风采,“中国智造”“中国文化”尽显赛场内外。体操、田径、篮球、网球等赛场上,阿里云AI技术“子弹时间”使全球电视观众在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如科幻电影中一般的静止画面;江苏淮安生产的智能足球,泰山体育提供的柔道垫首次采用智能芯片与柔性压电薄膜技术,可实时采集运动力度、速度、轨迹等信息……无数“黑科技”背后,是“中国制造”不断迈向“中国智造”的缩影。中国花游队精心设计了从武术咏春、埃菲尔铁塔、再到用腿摆成甲骨文的“山”字的三个不同陆上动作,让竞技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合二为一。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赛,中国队在三带两球项目中带来极具汉唐国风的《凤鸣凌霄》,把深沉而坚定的文化自信展现给全世界。

巴黎之后,奥运留给未来举办城市的待办议题依然很多,比如如何解决超支问题?无论如何,奥运大家庭需要智慧,也需要必须“改革”,让世界看到这个“古老”的盛会在创新。实习记者李婷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