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郭沫若逝世后,根据他的遗嘱,其骨灰没有存放于八宝山,而是洒在了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信息来源:中国作家网2013.11.14郭沫若为何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到大寨去肥田)
1965年的冬天,“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也加入了这股学习的浪潮。
他率领一众专家,踏上了前往大寨的旅程。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参观访问,更像是一场思想的碰撞。 在大寨,郭沫若褪去了学者的光环,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一同劳作,他亲身体验了山沟里的艰苦生活,也见证了大寨人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
这段经历,深深震撼了郭沫若,他被大寨人的勤劳智慧所折服,也被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染。
《颂大寨》这首诗,便是郭沫若在大寨期间的创作结晶,“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诗句简洁有力,展现了当时火热的时代氛围。
这次大寨之行,也让郭沫若与大寨的“当家人”陈永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在劳动中交流,在相处中建立了惺惺相惜的情感,离开大寨时,面对村民们热情真挚的挽留,郭沫若许下了一个承诺:一定再来大寨看看。
世事难料,回到北京后,繁忙的工作、年迈的身体,让郭沫若的重访大寨之行一拖再拖,这个承诺,成了他心中的一份牵挂。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与世长辞,他生前未能再次踏上大寨的土地,但他对大寨的深情厚谊,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得到了延续。
根据郭沫若的遗嘱,他的骨灰没有安放在八宝山,而是洒在了大寨的梯田上,长眠于这片他深爱着的黄土地,这或许是时代造就的浪漫,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兑现了他对大寨人民的承诺。
郭沫若为何对大寨如此情有独钟?这不仅仅是对一段经历的怀念,更体现了他对大寨精神的认同。
在他看来,大寨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延续,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他高度赞扬陈永贵带领大寨人创造的奇迹,认为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表现。
选择大寨作为最终的归宿,是郭沫若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这不仅是对陈永贵人格的最高褒奖,也是对大寨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精神的最高认可,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也是一位文化巨擘在特定历史时期做出的选择。
八年之后,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最终选择长眠于大寨的虎头山上,与郭沫若的“墓地”相隔不远,两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物,在大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共同的归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陈永贵和大寨模式也逐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些人开始质疑大寨模式的合理性,认为其“劳民伤财”,面对外界的质疑,陈永贵虽然问心无愧,但也无法完全释怀。
尽管大寨模式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陈永贵是那个时代的楷模,是亿万农民的榜样,他所创造的大寨精神,也为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郭沫若的是一位跨越时代的文化巨人,他原名郭开贞,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他的名字,取自家乡的大渡河(沫水)及其支流(若水),似乎预示着他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
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医学的经历,为郭沫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与郁达夫等人创办创造社,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
在革命的洪流中,郭沫若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流亡日本期间,他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以笔为枪,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历史剧,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多项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不仅是文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还是史学家、考古学家,被誉为“甲骨四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