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大户撑起产业一片天

交汇点 2024-12-10 17:08:05

12月6日上午,“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启东市东海镇金辉家庭农场仓库,农场主高辉手捧金灿灿稻谷向客户推介丰收果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启东市作为国内最年轻“新稻区”,今夏虽遭遇百年未遇持续高温干旱灾害,但全市350个种稻大户计8万余亩稻田,仍如金辉家庭农场般频传亩产千斤丰收捷报。此前,该市另有900多个种植大户将40万亩高产大豆、花生采收,650余耕作大户将30多万亩露地蔬菜外销。时下,另有300多个虾蟹养殖大户约5万亩池塘正陆续迎来大批量白虾、扣蟹、梭子蟹收获季。

初冬,该市总计2200余个种植、养殖大户忙完秋收忙秋播。暖冬下,农场主们的辛劳与留守乡亲的悠闲形成鲜明对比,呈现“种养大户撑起产业一片天”生产景象。“大户们‘瓜’分全市九成以上连片农田(水面),全市以土地集中流转、大户集约生产、优化资源要素为主要标志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领先全省,促成粮油高产、效益可观、农户增收、乡村振兴。”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诠释。

规模生产大户当家

放眼启东市农村,比肩散布的规模粮油种植与水产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成了当地农业生产一道别样景致。“种养大户起步承包农(水)田规模超100亩,户均达350多亩。”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晓峰介绍,“全市约85万亩成片农田、池塘,除极少数区域外,无不成为规模粮油菜及特色水产品种养基地。”

相较于外地大宗粮、油、菜生产及水产品养殖“大户不大、小户偏小”产业现状,该市动辄百亩以上种养规模且成片农(水)田集中于种植大户比例之高,实乃国内农业生产领域所少有。“种养大户成为农业产业主力军,除取得显著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还保障粮油安全、促进产业繁荣、增加农民收入。”王晓峰介绍,启东作为名扬全国的建筑强市和电动工具之乡,土地交由大户规模生产,亦从根本上解除了全市数十万在外务工经商人口对有限责任田的牵挂,支持他们安心就业创业,实现双向共赢。

规模种养,效益攀升,激发能人争相加入此行列。“青壮劳力外出经商务工,老年人口无力耕作经营,农户抛荒半抛荒农(水)田正好成为有志者乐园,且持续呈现越来越多成片农(水)田向种植大户集聚,而生产效益越高、志向越大者,往往又是种养规模相对较大、产出效益冒尖者。”王晓峰提供数据:全市目前2200余种养大户,五分之二在500亩以上规模,其中不乏像胡建东、朱泉宇、洪光、岑春辉、高浩然等面积2000亩以上大户。

产出喜人各方共赢

规模生产,产业由弱到强、产量由低到高、效益由少到多、乡亲由忧变喜。“全市农业生产强在产业规模上,活在产业结构上,赢在乡亲增收上。”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如是回应。

记者了解到,自本世纪初以来,该市从主产棉花、元麦、玉米、油菜,转化为小麦、大豆、油菜、蔬菜,再调整为小麦、水稻、大豆、蔬菜并驾齐驱,进而成为全省后来居上的粮、油、菜产业强市。其间,生产单位由分散近30万农户逐渐过渡到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规模大户。因之,全市稻、麦亩产融入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元素而不断提升,并先后突破1000斤大关,分别比2005年及2014年两大粮食作物初始推广时增产超四成。

产业结构与规模、效益之变,促成大片农(水)田流转于种养大户。2024年,该市总计流转80多万亩农(水)田,年亩均租金升至800元,总租金达6.5亿元;流转土地,政府引领服务,去年,全市借此获村营总收入过1500万元;生产用工,农户增收,上年总收入超2亿元,仅春节前后农户分拣“公母”蟹种,增收额就有1000多万元。

促进规模生产,集聚要素资源,促进产业繁荣。陆健说,全市因之诞生了利用5万亩沿江海低洼田形成的海淡水虾、蟹繁育产业,催生300余养殖大户;培育了600多个融粮、豆、油、菜为一体的高效种植大户,总40万亩农田年多增收1.2亿元;大户种植,一呼百应,全市2023年成功创建总面积25万亩国家级“国绿标”大豆生产基地……

得益天时地利人和

从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效率生产,到户均三四百亩适度规模经营,启东农业产业风生水起,其推力,恰是近年来该市因地制宜将党的助农、惠农政策运用于实际,相关业绩令人鼓舞。

力保65万亩高标田首要“饭碗田”、油料田,支持1700多个种植大户建立23万亩小麦、8万余亩水稻、35万亩大豆和40余万亩粮、豆、油、菜轮作复茬基地,促使全市粮油菜总产、单产及效益连年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规模生产,良种加持,增产效应眼见为实。全市致力推广‘南粳’‘宁麦’‘扬麦’等优质稻麦品种,普及率接近100%。”王晓峰比画着,除此外,种植大户感受农机威力,近3年更新各式大中型农机928台,添置粮食烘干设备320台(套),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更上一层楼。同时,先进栽培技术不断运用于实践,仅沿海盐碱地“旱改水”,就帮助120个种植大户年增收1000余万元。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持续兴旺繁荣,离不开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陆健欣喜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市半数种植大户粮油菜兼顾,以菜稳粮保粮丰产增收;吕鲜、井荣、冬娟、春辉等4大粮食烘干基地变“代烘”服务为直接购销,年吞吐量达10多万吨,繁荣产业,一举多得;水产大户纷纷做足销售“后半篇文章”,仅分拣、捆扎“一只蟹”,年增收数千万元计;致力上下游联动,50个农业龙头企业联姻种养大户,“四青”作物、土特产品、名贵蟹虾身价倍增,美名远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丁蔚文

通讯员姜斌卢燕

0 阅读:1
交汇点

交汇点

江苏移动媒体第一品牌交汇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