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记者走进鹿泉区宜安镇东邱陵村的箱包加工车间,一排排缝纫机整齐排列,伴随着机器有节奏的响声,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而有序。经过裁剪、压线、包边、缝纫等数道工序,一件件精致的箱包逐渐成形。
东邱陵村作为一个移民村,村内人多地少,如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是村“两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区水利局移民办的扶持帮助下,东邱陵村引进了箱包加工项目,将企业“办”到“家门口”,灵活解决附近群众的就业难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我是从去年9月份来的这,时间上比较灵活,每天也不耽误接送孩子,一个月下来挣两三千块钱。”村民王新霞说。
为了让更多村民掌握技能、实现就业,东邱陵村还在积极探索,不断了解村民所需、企业所求,通过技能培训,为村民就业上岗打好基础。
东邱陵村党支部书记常丽敏说:“我们引进这个箱包加工项目之后,为妇女同胞提供了就业岗位40多个,村民实现就地上岗,有效地解决了村民闲置劳动力。同时我们将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组织相关就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妇女同胞尽快适应岗位。下一步,我们将盘活村里闲置土地,引进更多适合本村发展的项目,让更多的人就业。”(记者杜倩倩通讯员翟磊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