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冬的寒意中,云南省澄江市的冬季蓝莓“抢鲜”上市,并逐步进入丰产期,深受市场及广大市民的青睐。
步入澄江市龙街街道万海社区锦岸蓝莓种植基地,蓝莓树长势喜人,一簇簇白色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一些已成熟的蓝莓悬挂枝头,圆润饱满、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着这些刚刚成熟的果实。
云南澄江的冬季蓝莓抢“鲜”上市。杨朔摄
该蓝莓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家祥透露,今年是他在澄江种植蓝莓的第二年,种植面积达30亩,较去年增加了10亩,每亩产值从去年的7万元提升至今年的8万元。
收入的增长,更加坚定了王家祥种植蓝莓的信心。目前果品市场上,15毫米以上的蓝莓110元/公斤,18毫米以上的为130元/公斤,20毫米以上的则是160元/公斤,产值效益颇为可观。
通常情况下,蓝莓的采摘季节为夏季,部分早熟品种可提前至3月底4月初成熟上市。而当下,正值许多水果鲜果的“空窗期”。从11月份起,澄江的冬季蓝莓陆续开始上市,填补了其他省份的蓝莓市场空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该种植基地自引进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节水设施以来,最大程度地确保了蓝莓品质,产出的绿色健康无公害蓝莓果实大、口感脆甜、香气浓郁。
同时,澄江优越的气候条件,也为蓝莓的抢先上市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基地的蓝莓已供不应求。“销路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全国范围内也都有客户,并且已签订销售合同,接近1000吨。”王家祥表示。
村民在采摘冬季蓝莓。杨朔摄
“目前上市的蓝莓以M62品种为主,主要特点是早熟,果粒大、香、甜、脆,深受消费者喜爱。据统计,目前上市的蓝莓,80%销往全国23个省会城市,同时也会出口到中国香港、老挝、马来西亚等地。”澄江市蓝莓种植协会会长陈秋夕说。
澄江蓝莓在市场上的走俏,除了给各大种植主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外,还以蓝莓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联农、带农、助农的纽带作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女工每天工资120元,男工130元。每个月的10日前,老板都会准时把工资发放到我们手中。”该蓝莓基地管理人员刘萍称。
据了解,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澄江蓝莓产业历经20年发展,实现了从“1.0版”向“5.0版”的迭代升级,迈向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在政府规划推动、政策资金扶持以及市场引领下,当地各大种植主体在种植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种植规模和产量也在稳定增长。
“截至11月底,澄江全市蓝莓种植面积达1.52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为1.42万亩,1000亩为陆地种植。预计2025年产量可达到2.18万吨,实现产值约12.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5%。”陈秋夕说。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