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等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南宁举行,贵州作家姚瑶凭借作品《“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获报告文学奖,这是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骏马奖从设立以来贵州第37人(次)47部作品获奖。
动静贵州专访作家姚瑶,领略文学于时代的魅力与意义。
石灰绘就的篮球岁月
在贵州台盘村的篮球场上,往昔的痕迹依旧清晰。最初的场地极为朴素,球线是用石灰简单勾勒而成。一场球赛下来,球员们的激情奔跑让石灰线渐渐模糊,可下一场比赛前,又会有新的石灰线出现。
这些充满年代感的画面,成为了创作的珍贵素材。作为作家,目睹村BA的爆火,不禁深入思考其背后隐藏的故事与价值,于是开启了探寻之旅,试图挖掘出这场赛事火爆背后的深层内涵。
村民印象:质朴话语中的篮球情怀
记者:您初到台盘村与村民交流村BA时,他们是怎样的反应呢?
对于村民来说,打篮球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起初,他们觉得多年来都是如此打球,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这次偶然的机会,将他们推到了大众视野之中。然而,随着交流的深入,一个个感人的细节逐渐浮现。他们对篮球的热爱纯粹而简单,只因喜欢,便全身心投入。而且,村里对考上大学的学生,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都会自发捐款。这种由篮球延伸出的情感与行动,展现出了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深刻的乡村变化。
赛场内外的民族精魂
以篮球为切入点,去书写背后的故事与文化,最终呈现的是民族的精神脊梁。村BA赛场上,球员们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勇于拼搏的姿态,正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台盘村虽小,却也是中国乡村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笑容,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如今的乡村已不同往昔,曾经80年代物质匮乏,打工潮让乡村只剩老人与孩子。而村BA火爆后,年轻人回归,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小村落里的大时代华章
记者:以小见大是不是您一直秉持的创作理念呢?
从台盘村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发展的脉络和经济社会的进步。生活在黔东南这片土地,还有很多未被发掘的文化和非遗。村BA不仅仅是一场篮球赛事,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它可以展现出更多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文化瑰宝。
创作与读者的心灵交响
一个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紧密相连。读者是检验作家的重要标准,从作品的发行量就能直观地看出读者的喜爱程度。我2015年出版的诗集《疼痛》,曾让一位读者感动落泪。回顾1996年,在中专时期,因沉浸于图书室的书籍而产生创作冲动,作品发表在《青年文学家》杂志,迈出了创作的第一步。1997年在贵州发表一组诗并收到稿费,当时虽未确立文学为终身目标,但内心总有表达的渴望。
时代浪潮中的创作新篇
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资讯传播迅速,让文学作品能更快地被读者知晓。少数民族作家不应局限于自身民族身份,而应融合汉文化与外来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下,少数民族作家有了更多展示的舞台。通过书写自身故事,展现整个中国故事。
如今,贵州“村”字号品牌的兴起,如村超、村T等的火爆,让贵州备受关注。“作为作家,应拥抱时代,扎根人民生活,创作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需求的作品,去感染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