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国人保”2025第二届湛江村晚导演组、湛江日报社湛江村晚筹备组与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共同前往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为湛江村晚节目策划与编排创作采集灵感和素材。(12月11日《湛江日报》)
湛江村晚导演组、筹备组深入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探寻湛江南珠产业发展脉络,为村晚节目汲取灵感与素材,这一举措值得点赞。它不仅有助于丰富村晚的文化内涵,更是对本土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全新探索,有望以“湛江村晚”架起新平台,为湛江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注入新的活力。
湛江村晚不仅是展示群众才艺、凝聚乡情的大舞台,更是展现我市“百千万工程”阶段性成果的重要载体,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平台。它将目光投向南珠产业,是对本土元素的深度挖掘。南珠是中国海水珍珠的皇后,以光彩夺目、晶莹璀璨而享誉世界,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美誉。雷州半岛之西的北部湾过去曾称为“珠母海”,所产南珠久负盛名。湛江地区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就已有珠民开始采珠。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把这里视为珍珠的主要产地,派出官员和太监到这里采办珍珠,并设官收税。唐朝初年,合浦郡雷、廉有上贡珍珠任务,刺史每年监督珠民入珠池采珠充贡。自此,雷州、廉州两地珠池由朝廷规定采珠时间,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卷上记载:“每岁,刺史亲监珠户入池采老蚌割珠,取以充贡”。至南汉时期,朝廷又划定雷州海域和廉州海域为专供朝廷采珠的区域,成为两个专事采珠的“媚川都”之一,不准珠民自由采集,还设立“珠池司”专官,控制雷州、廉州的沿海珠池。据《广东省志·水产志》记载,从宋代开始,肇庆“端砚”、雷州“珍珠”及台山“玉石”,成为定期上贡朝廷的三大广东名产。宋应星也在《天工开物》中说:“凡中国珠必产雷、廉二池。”因此,湛江地区素有“南珠故乡”的美誉。通过将南珠产业、南珠文化融入湛江村晚节目策划,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南珠背后的故事,感受湛江的独特魅力。节目编排若能巧妙地结合南珠养殖、加工过程,以及围绕南珠形成的民俗文化,将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必能增强文化自信与归属感。
而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南珠登上湛江村晚舞台,无疑是走到了聚光灯下,获得了展示产品的绝佳宣传平台。流沙村的南珠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仍有待提高。湛江村晚凭借湛江日报融媒体矩阵的广泛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游客与投资者关注,促进南珠产品销售,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当观众在村晚舞台上领略南珠之美后,可能会对南珠饰品、工艺品等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刺激消费,为养殖户、加工企业带来实际收益。这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南珠产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更令人期待的是,湛江村晚与南珠的“强强联手”,开了一个好头——探索本土文化与产业融合新路径,赋能“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从外地成功经验来看,村晚是产业融合的强力催化剂,能撬动多元业态协同发展。一场成功、精彩、有大流量的村晚,“节目同款”的农产品往往变身“爆款”伴手礼,农事体验活动等乡村文旅项目借着游客兴致高涨而预订火热。农事生产、加工制造、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产业板块在村晚的辐射下无缝对接,形成紧密咬合的产业链闭环。比如,一地村晚主打“桑蚕文化”,现场蚕丝被制作技艺吸睛无数,游客购买后意犹未尽,遂参与桑园采摘、古法缫丝体验,返程时后备箱塞满桑叶茶、蚕茧手工艺品等特产,“种植—加工—销售—体验”全链条一气呵成,村集体经济借势腾飞。把湛江村晚办好,送南珠等湛江乡村特色产业“出道”,大有可为,应大有作为。
湛江村晚蕴含无限潜力,以文化为笔,以产业为墨,将绘就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斑斓画卷。另外,湛江日报推出了《村晚进行时》专栏,期待着有更多湛江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登栏打榜”,共同把这届湛江村晚办成本土文化与产业融合的经典范例,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积极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