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龙华街道景乐新村的王文法身患糖尿病多年,今年5月出现了视物模糊和双足末梢麻木症状。得知他的病情后,龙华区人民医院集团和联社康中心的签约家庭医生团队迅速行动,联系龙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双向转诊联络员,直接线上开出入院通知单。当天,王文法就住进了医院。
社康医师为患者进行正骨推拿。
“整个接诊、转诊、入院流程非常顺畅,社康中心派人一对一陪同导诊,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和联社康中心负责人张文君说,患者在社康中心就可以完成包括缴费在内的住院前所有环节。
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用小举措撬动大革新。市民求诊问医、住院缴费,不用再东奔西跑,这得益于去年3月龙华区启动的“院社融合”改革。近年来,龙华区深入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为总抓手,探索医院与社康“五个融合发展机制”,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社区居民在社康机构就能享受到与三甲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该模式入选全国2024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全省仅有2个案例入选),并在2024年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发展大会上作经验分享,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探索机构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基层医疗集团运营管理一体化——
龙华区整合两家基层医疗集团院本部行政管理和优势专科资源,通过将社康机构的人事、后勤、科教、基建等管理职能,以及社康机构的口腔、超声、影像、检验等业务,归口于院本部统一管理,垂直化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家基本公卫服务、社康规划建设等工作,促进基层医疗集团整体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在2023年全市社区健康服务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中,龙华区社康综合管理能力排名全市第一。
探索人员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基层医疗集团队伍建设一体化——
龙华区在全市率先改革社康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明确社康机构全科医生平均待遇不低于院本部同等级别专科医生的1.1倍,并设立全科医生引进专项补贴,充分落实内部绩效分配、岗位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提高基层岗位的吸引力。同时,拓宽人才培育渠道,在全市率先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总数从2017年的196名提升到2024年的1519名,增长7.75倍。
探索数据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基层医疗集团信息共享一体化——
龙华区积极探索业务与信息融合发展模式,统一院本部和社康机构的各个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医疗、患者信息互联互通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是将院本部运营管理系统下沉至社康机构,患者可在社康机构直接预约院本部门诊号源和床位,打通了双向转诊信息壁垒;二是统一院本部与社康机构检验信息系统,在全市率先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院本部与社康机构同步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举措,累计方便续诊患者18.34万余人次,为患者节省诊查费655.27万余元,平均为每位续诊患者节约排队时间1小时以上;三是建立一体化的药房服务模式,社康机构可直接向院本部药库申领药品,逐步实现医疗集团内药品供应和药学服务同质化。
探索全专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基层医疗集团分级诊疗一体化——
龙华区突出“简化上转流程、精准下转服务”,院本部专科设立双向转诊联络员,专门负责联系社康机构双向转诊工作,并明确院本部专科门诊每日预留30%号源至家庭医生团队,上转患者住院直接到床位,门诊直接到医生,下转精准到网格内家庭医生团队,截至2024年11月30日,专科下转11.69万人次,下转社康接受服务率为74.88%,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2024年,龙华区社康机构诊疗增长量全市最大,占区属区管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超65%,居于全市首位。
探索服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基层医疗集团医防融合一体化——
龙华区通过院本部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在社康机构设立92个专家工作室等方式,引导院本部与社康机构协同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医防融合实践,促进国家基本公卫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实现龙华区国家基本公卫服务考核排名连续五年居全市前列,其中去年排全市第一。
未来,龙华区将以建设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黄晓华/文陈建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