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深入实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场。发布会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綮鸿表示,2025年北京将继续推进各类历史建筑修缮标准编制工作,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四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编制。同时,将加快研究出台加强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保护更新的有关意见,加大全域整院退租工作力度。
持续建立健全古建筑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
承载着历史文脉的灰砖青瓦、门楣牌匾,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北京城辉煌的过往,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市的态度一直是坚持保护第一。马綮鸿介绍,“2019年,北京出台了《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为北京老城区域内的胡同、院落、房屋修缮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与评价标准。2022年,北京市老城保护房屋修缮修建技术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第一批35位专家中,有木作、瓦石作、油饰彩画等古建修缮专业专家及传统工匠,也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古建修缮定额概预算等领域的知名人士,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老城风貌恢复性修建和保护性修缮提供专业指导。
为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2024年4月,北京出台了《北京合院式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试行)》,提出了历史建筑中合院式建筑的维护修缮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流程质量控制和验收等要求,为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建筑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传统工艺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同时,还持续建立健全古建筑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为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保护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十四五”期间申请式退租累计完成8000余户
老城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人民生活的家园,既要保护老城的历史感也要提升居民的幸福感。马綮鸿介绍,多年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将老城风貌整体保护纳入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通过实施申请式退租(换租)、简易楼腾退等工作持续改善老城人居环境。2019年至今,已在菜市口西、雨儿胡同、大栅栏观音寺、钟鼓楼周边、故宫周边、皇城景山等27个地区以“一院一策”和“一户一设计”原则开展申请式退租工作,“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8000余户。
“离开老旧平房的居民搬进了新楼房,我们利用腾退的空间完善地区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地区配套短板、就地改善了留住居民的居住条件,还增加了传统文化传承展示、创办了众创空间等进一步改善街区生态、丰富居民生活。”马綮鸿举例称,“菜西项目”通过优化设计,留住居民的居住环境就地得以改善,解决了“厨”“卫”“浴”等基本的现代生活需求问题;布局了工作室、文化交流、长租公寓、社区活动中心、文创工坊、超市及书店等多元商业业态,探索实现了“共生院”模式;还增设了便民服务设施、居民协商议事空间等,补充和完善街区功能,复兴街区活力,让老胡同的留住居民过上了现代新生活。
“利用是最好的保护。”马綮鸿谈到,城市更新把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摒弃“大拆大建”,采用“小修小补”,不断出台创新政策、加强工作组织、编制年度计划、优化联审机制、打造示范项目,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焕发新生。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完成改造后,再现了驼铃古道、古色古香、店铺林立的繁华盛景。作为地标性建筑的北京外城东南角楼经过景观恢复后,在保持原有历史文化特色基础上变身为图书馆。改造后的隆福寺一期焕然一新,拥有近600年历史的古老街区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这些生动的示范项目,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力争2025年年底前完成四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编制
马綮鸿透露,在出台《北京合院式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试行)》的基础上,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还在加紧修订《居住小区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同时还启动了近现代公共建筑类、工业遗产类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类历史建筑修缮标准编制工作。编制组对近300栋历史建筑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并通过分类整理、分析,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提出了三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要求,“2025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各类历史建筑修缮标准编制工作,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四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编制。”
马綮鸿表示,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还将结合《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快研究出台加强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保护更新的有关意见,加大全域整院退租工作力度。同时,尽快形成完备的城市更新政策工具箱,确保《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配套政策文件应出尽出,加强项目库管理、做好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清单计划编制工作,谋划一批解民忧、惠民生、补短板、微更新的好项目。
新京报记者曹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