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周帙恒
冶金,现代工业的基础产业之一。在这一男性主导的传统工科领域,有位坚韧的湘妹子以敢为人先、不让须眉的智慧和勇气,开辟出了一条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崭新道路,她就是刚刚荣获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中南大学教授、工业智能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阳春华。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极大鼓舞,更为我的科研道路注入无尽的动力。”12月上旬,从北京载誉归来的阳春华在接受湖南日报专访时表示,将持续推动低碳生产技术进入更宽广的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走以人为本的冶金创新之路
1988年夏天,株洲冶炼厂,23岁刚研究生毕业的阳春华,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成天和工人师傅们一起铺设电缆、调试设备。看到配煤工人进车间几分钟就成了“黑人”,阳春华的心中埋下了以人为本的“革新”种子。
“我攻克的第一个项目难题就是全自动化配煤系统。”阳春华说,有了这一系统,工人只需在干净整洁的主控室里摁下按钮,系统就按照焦炭质量要求自动将煤按不同种类、不同重量配置好,使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大为改善。
16岁考入中南矿冶学院自动化系,34岁破格晋升教授,如今,投身有色冶金自动化领域研究37年的阳春华,已经斩获了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奖励……
“这些年,我们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有色冶金生产过程,在不改变冶金工艺和生产条件的前提下,靠先进智能控制技术让冶金过程变得‘既聪明又节能’。”阳春华举例说,冶金窑炉需要非常精确地控制温度和压力,工人手动调节有些手忙脚乱,而通过带领团队发明“有色冶金重大装备精准控制”,使设备感知温度和环境变化而按需自动调节,就不再需要人值守。
再比如在有色冶金过程中,很多物理化学反应同时发生,“我们发现了这些反应‘竞争与合作’的秘密。”阳春华带领团队提出了“多反应器协同控制技术”,让多个反应器齐心协力、稳定生产,就像让一群冶金“厨师”合力做菜,产出的有色金属比之前更纯更高效,“特别是锌,我们的技术让特高级析出锌的产率大大提高,产品迈入了国际高端市场。”
成功背后是无数次试验、调整和坚守
12月3日,阳春华获得职业生涯又一重大奖项——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成立于1994年的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创立,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今年共有5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奖。
“我要向我的团队表达最真挚的感激,这么多年来,大家一起在工业现场做项目,很辛苦但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感谢他们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这份荣誉属于大家。”阳春华说,这些年科研路上难忘的,就是带领团队突破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技术难题,推动冶金行业从依赖人工操作,到实现自动化转型升级,“每一个方案背后,都有团队无数次的试验、调整和坚守。”
说到坚守,阳春华回忆,2020年疫情期间,正值合作企业搬迁建立新智能工厂阶段,由于企业停工、人员无法到场,导致原本计划的建设和调试工作被按下暂停键。“我们坚持了下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利用云平台和智能监控,完成了系统调试和优化。”阳春华说,这种方式不仅让工厂实现了全天候智能运行,还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实现了比预期更好的节能效果。”
当前,阳春华正带领团队探索新型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有色冶金领域的应用,努力让前沿技术与现有的冶炼流程无缝对接。
“我们将继续创新智能自动化技术,将冶炼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人力劳动成本降到最低。”阳春华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全力推动中国有色冶金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我们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