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缺氧功能饮料、穿戴式智能推拿宝……在昆明举行的这场论坛亮出好多中医药“黑科技”

掌上春城讯抗缺氧功能饮料、穿戴式智能推拿宝、产后腹直肌治疗砭石按摩仪……这些产品都出现在12月12日举行的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届科技成果转化论坛上。

省科技厅、省科学技术院、昆明市政府大健康发展管理办公室、云南省技术市场相关部门负责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专家代表,云南白药集团、昆药集团、华润九三等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和中医药企业负责人,学校科研团队主要负责人、中医药相关领域学者等人员参会。

“云南中医药大学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优化资源、协同创新,打造高水平科技平台和团队。学校第一、第三附属医院在全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附一院(云南省中医医院)现有医疗机构制剂87个品种,附三院(昆明市中医医院)有75个,紫连膏、蠲痹颗粒、复方臭灵丹合剂等多个制剂荣获‘云南省优秀制剂品牌’称号,深受患者信赖。”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长丁中涛表示,云南中医药大学举行科技成果转化论坛,旨在搭建学校和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的载体平台,促进学校专利转化运用,加快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成果对接的广度和精准度,提升科研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质效。

《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部署开展“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产业行动”后,云南中医药大学制定了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增收9项重点任务清单,把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中之重,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努力在中医芳香疗法、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健康产品等领域实现引领。学校还整合现有科研平台资源,集中优势加强中药民族药种植加工、中药饮片标准化、中医药疗效评价、保健食品等领域研究。聚焦云南中医药产业链需求,成立滇南本草高等研究院,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日前,学校还对全校的专利进行全面盘点建档,把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列为重点工作事项。

近年来,云南中医药大学在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药饮片、保健食品、中药保健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论坛上,张荣平教授团队介绍了依托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对云南特色民族药臭灵丹开展系统研究,获得3个新药在注册批件和1个医疗机构制剂批件,助推中药材臭灵丹和药品质量标准载入2020版《中国药典》,协助企业完成建设GMP认证产业化生产线。熊磊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苍艾香薰油”发明专利成功转化给企业。邰先桃教授团队研发“六味地黄膏膏摩”专用推拿介质对小儿脑瘫治疗起到协同增效作用,研发头戴式和穿戴式智能推拿设备,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袁嘉丽教授团队依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研发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的绿色食品,目前部分产品已成功推向市场。俞捷教授团队围绕“云药”滇黄精等开展研究,开发系列健康产品。温伟波教授团队依托云南省中医药治未病工程研究中心,针对代谢性疾病研发的中医药抗糖保健产品即将实现成果转化等。

论坛展示的穿戴式智能推拿宝,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该设备是邰先桃教授领衔团队的应用研究成果,通过为患儿佩戴智能化推拿设备,智能化生成针对性的穴位推拿模式,实现对患脑瘫等基础性疾病儿童的康复治疗,该科研成果2022年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上海一家企业已经与学校达成科技成果转化意向,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该产品在脑瘫儿童治疗方面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非常看好市场前景。

论坛还推介了砂仁三七片、抗缺氧功能饮料、活血饮料、产后腹直肌治疗砭石按摩仪、治疗皮肤病院内制剂、治疗痹痛膏药、痛风贴和痛风喷雾剂、辅助治疗乳腺疾病胸衣等研究成果。特别介绍了云南中医药大学健康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该中心是云南省首家具有保健食品从研发到产品申报一站式资质认证的服务平台,对提升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服务云南药食同源保健食品打通市场化、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

云南白药集团、昆药集团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和科研服务需求。4位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专家,分享了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经验与思考。

论坛上,还举行了云南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保护运营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通过校企交流座谈会,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此次论坛由云南中医药大学主办,云南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处、云南九鼎天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云南中宜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