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在漫长岁月中,湘西银饰实现从传统文化符号到现代文化产业的华丽转变——
湘西银饰璀璨土家苗寨
苗族同胞身着银饰盛装参加婚礼巡游。吴东林摄(湖南图片库)
苗家银匠麻茂庭在锻造银饰。何佳洁摄(湖南图片库)
穿戴精美银饰的苗族阿妹。吴东林摄(湖南图片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张颐佳莫成
12月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拉毫苗寨,一场盛大的苗族婚俗巡游令游人眼花缭乱。3对苗族新人身着传统盛装,头戴硕大的银冠,身上挂满精美的银饰,环佩叮当、风采迷人,银饰清脆的碰撞声与村民的欢声笑语回荡在青山绿水间。
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在湘西,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对银饰情有独钟,银饰在各民族生产生活中留下深刻烙印。随着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湘西银饰实现了从传统文化符号到现代文化产业的华丽转变。
十多公斤银饰承载历史记忆
湘西银饰以苗家为盛。
相传,苗族先民经过长期迁徙,过黄河、涉长江,自北向南而西,最后定居武陵山区。一路上,他们尽可能将所有值钱的家当都换成银子,人走家随、以银为饰。
如今,苗族人虽不再漂泊不定,他们仍习惯将积累的财富穿戴身上。这种习俗,不仅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先祖的深切缅怀。苗家儿女在随身银饰叮叮当当的撞击声中,唤起对先祖的记忆和怀念。
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图案的重要造型,寓含着巫术、信仰的图像占据银饰的主要位置,征战历史和躬耕渔猎也多有反映。漫长的迁徙和征战历程,在苗家儿女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在银饰上刻画迁徙途中的风物,崇拜先祖的勇敢顽强。
波澜壮阔的民族史代代口耳相传,诞生了如今璀璨的非遗文化。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银饰讲究“以银为魂,以工为韵”。锻造中,需要银匠师傅凭借自己的经验,将一个个银锭开模、熔解、锻打,经过拉丝、焊接、雕花、编结等多道工序,才能锻造出一件光彩夺目、美不胜收的银饰。
千百年来,银饰早已成为湘西各族人民的财富标志和精神寄托,他们对银饰情有独钟,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以精为美。
“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苗族银饰堆大为山,耳环挂三四只,叠至垂肩;项圈戴三五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呈现出巍峨之美、浩渺之美。
土家族银饰造型华美,玲珑剔透,男女盛行。有文献记载:“土民散处山谷间,男女短衣跣足,以布裹头,服斑斓之衣,喜垂耳圈,两耳累累然……”
侗族银饰,款式繁多,工艺复杂。山歌唱道:“孔雀展翅美中美,妹戴银装花上花;银装越多花越美,朵朵银花映彩霞。”
湘西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以其奇美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向人们展示少数民族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和内涵丰富的精神世界。
湘西苗族银饰诞生于明清时期。然而,苗族银饰没有汉人服饰的森严等级,无论形制大小,人人均可佩戴,体现苗族人人平等的理念。
“无银无花,不成姑娘。”在湘西地区,多数人家在女儿年幼时就开始逐年打造银饰,每当节庆或婚嫁之时,将银饰从头到脚佩戴起来,有时重达十多公斤,银光熠熠,格外美丽。
数百名非遗传承人守护乡愁
12月11日一大早,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麻茂庭点燃炉火,把银饰边角料置于铁杯中,放进木炭开始熔银。
麻茂庭今年71岁,从事银饰锻造已近60年。麻茂庭家是凤凰县山江镇有名的苗银世家,手艺传到麻茂庭手上,已是第五代了。
“那应该是清朝时期的事情了。”在熔银过程中,麻茂庭缓缓地拉着风箱,娓娓道来。
当时,山江镇来了一位银匠,正好麻家在置办嫁妆,就让银匠在家里住下。银匠打出的银饰引发乡民抢购,银匠一留就是3年,还收了麻茂庭的先祖为徒,神奇的技艺在此传承下来,已有120多年历史了。
熔化的银水倒进凹槽,冷却后就成为一根银条。用火钳夹住银条,麻茂庭右手抡起铁锤开始敲打。千锤百炼后,银条逐渐变成银线、银丝。拉丝是个辛苦活,麻茂庭额头冒出豆大汗珠,暗淡银线也变得光彩夺目。
湘西银匠分为定点银匠和游方银匠两种,麻茂庭属于前者。
而当过游方银匠的银饰锻造大师龙吉堂,则更加乐意创新。
86岁的龙吉堂,出生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一个银匠世家,从小就娴熟掌握银饰传统锻造方法,他幼年跟随父亲走南闯北,游方匠人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丰富灵感。
“要把握好力道和分寸,过重会被打坏,过轻则很难成形,每捶打几十次就要煅烧一次,不断循环往复,增加银条的坚固性。”龙吉堂坐在炉前,用心指导儿子龙先虎和孙子龙建平、孙女龙美元锻银。
三代锻银,活了非遗、火了乡村,德榜村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这里出产的银饰,既散发浓郁的乡土气息,又体现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不能丢掉手工传统,但可以在工艺改进、产品开发、样式扩展等方面突破,这项非遗技艺和银饰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龙吉堂说。
以银为业,向银而兴。如今,德榜村有20多户100多人专门从事银饰加工生产,有银饰作坊10余个,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州级传承人2人、县级传承人9人,整村银饰加工年营收2000多万元,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靠手艺发家致富,辐射带动本县及周边地区村寨多人从事银饰锻造。
湘西州建立苗族银饰传习所等一批银饰生产性保护基地,常态化开展研学习训,拥有国家、省、州、县各级传承人和能工巧匠数百名。银饰锻造技艺代代相传,已成为土家苗寨永不褪色的亮丽风景。
上千家银饰店推动产业蝶变
湘西银饰装点着湘西姑娘的美丽,也寄托着湘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凤凰古城的“中国德榜村银饰传习基地”,德榜村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麻利明,正在热情地为游客讲解苗族银饰。基地陈设精美,银饰琳琅满目,从精致的耳环到古朴的手镯,每一件银饰都经过精心打造,散发出熠熠光彩,惊艳了往来游客。
“以前,我们的银饰主要在集市摆摊销售,规模很小。”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德榜村的银饰销售也逐渐走出大山。2016年,麻利明注册“德榜村银饰”商标,在古城内开设银饰锻造公司,把全村的银饰产品在此展销,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像“德榜村银饰”这样的商铺,凤凰古城内还有上千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湘西州不断引导和规范银饰行业健康发展,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期焕发勃勃生机。
湘西银饰锻造技艺以“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而著称,是漫长历史演变以及民族交融中不断发展与创新的硕果。近日,湖南省地方标准《湘西银饰》通过专家技术审查,不仅填补了地方标准的空白,更有助于银饰生产、传承、保护和健康有序发展。
走进古丈县龙鼻嘴村墨戎苗寨景区,丰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光彩夺目的银饰让游客爱不释手。锻造、打磨、錾花……各个银饰工坊,精妙的技艺令游客啧啧称奇,不少人当场扫码购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湘西银饰,简直太精美、太震撼了!”陕西游客陈虹说。
当前,龙鼻嘴村从事银饰产业6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140余家200余人,年产值超过5亿元。龙鼻嘴村村民、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古丈县级非遗传承人石容松告诉记者,他从事银饰锻造有十多年了,以前是小打小闹;现在随着旅游产业兴起,不少村民投身银饰锻造,把银饰做成了一个产业。
龙鼻嘴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村民从小便学习银饰锻造。墨戎苗寨银饰锻造部负责人龙剑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发展旅游业时,村民没有平台施展手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近几年苗寨旅游风生水起,师傅都选择回到家乡,重拾起这项传统技艺。
在湘西州,一代代人将银饰锻造技艺口传心授,银饰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当前,湘西州正积极抢抓文旅融合发展等契机,将珍贵的文化遗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短评
从传统非遗到致富产业
吉首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田茂军
在湘西地区,银饰是重要的生活消费品,有着特殊的对象、特别的目的和精神诉求。特殊的对象多限于女性的装饰,多作为姑娘的嫁妆,成为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的目的和精神诉求,就是有其吉祥如意的内在含义和象征财富的意义。用今天的话说,银饰是满足苗族人民情绪价值的最佳载体。
在苗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中,在平常的走亲访友人际交流中,如四月八、赶秋节,或者赶集的日子,都可以看到苗族妇女穿着银饰盛装,一路走来,银光闪闪,丁当作响,构成湘西民间最为独特的风景。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银饰从熔银、拉丝到錾刻、掐花、焊接、打磨,有30多道工序,可谓环环相扣、丝缕相连,极为精细。无数代的匠心传承和加工锤炼,苗族银饰的加工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和稳定,在湘西也形成凤凰古城、墨戎苗寨、乾州古城、芙蓉镇、德榜村等加工和销售集中地。
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形势下,苗族银饰通过生产性保护走向市场。文旅融合发展让传统非遗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苗族银饰已经开辟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