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解民忧

记者曹欣怡通讯员任可璐

“以前生病不敢住院,总担心医药费太贵,现在医保政策能报销一部分费用,还能提供医疗救助,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夏县瑶峰镇马蹄古垛村村民杨大妈的这句话,是很多困难群众的心声。

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作用。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符合条件的群众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还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医疗救助。为确保医疗救助对象能按规定及时享受医疗救助待遇,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夏县纪委监委坚持将落实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列入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医疗救助政策充分落地落实,真正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家的医保政策就是好,真正为我们低保户解决了看病贵的大问题。”近日,家住夏县胡张乡如意下晁村的张大叔因动静脉内瘘血栓住院,经医保报销后,医疗救助又为其报销了1万余元。乡医保干事帮他办理医疗救助报销手续时,张大叔多次表达了感谢。

张大叔的经历是夏县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广泛开展医疗救助、帮助困难群众的一个缩影。夏县纪检监察机关把民之关切当成工作要事,督促该县医疗保障局认真履职尽责,对近年来的医疗救助待遇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式排查,建立工作台账,逐条对账销号,确保不错一人、不漏一人,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为群众撑起惠民“健康伞”。

夏县医保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此项工作进行拉网式、过筛式排查。

我市医疗救助实行市域内“一站式”结算,在市域内就医的群众可直接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由于信息系统暂不支持市域外“一站式”结算,因此困难群众在市域外就医后,需将相关资料带回参保地进行医疗救助手工报销。这就存在部分困难群众在市域外就医后,医疗救助待遇享受不及时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夏县医保局与市医保局积极对接,对本县困难群众在市域外就医医疗救助待遇享受情况进行逐人排查,发现有16名符合救助条件的市域外就医患者未享受到救助待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夏县医保局立即将该16名市域外未救助人员名单整理发送至各乡镇,由乡镇医保干事主动联系群众、深入走访入户,对信息属实、符合条件的群众宣讲救助政策,帮助其填写申报资料,并将患者的门诊、住院结算单及身份证、银行卡复印件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提交至夏县医疗保险服务中心进行手工结算。

在接到县医保局的救助名单后,瑶峰镇医保干事裴欣蓉经过多次走访排查了解到,在这16名患者中,有一名家住瑶峰镇中留村的两岁男孩在一年前被确诊为白血病。自今年2月以来,孩子共住院26次,医疗费用总金额26万余元,基本医保报销7万余元、大病医保报销4万余元后,个人还需支付14万元。高额的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核实情况后,裴欣蓉帮助该患儿家长收集申报医疗救助所需的各项资料,缩短手工报销周期,为这个家庭争取到救助金1.2万余元。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了解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后,我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县医保局,加快办理救助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个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家长能够安心为孩子治疗。”裴欣蓉说。

目前,上述16名市域外就医困难群众已全部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夏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跟进监督中发现,不了解医疗救助政策是部分困难群众未及时享受到惠民政策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确保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群众应享尽享、应救尽救,夏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医保局加大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困难群众对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率,确保医疗救助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夏县纪委监委统筹协调县医保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残联等相关单位,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适时比对数据,及时更新特殊人群信息,主动提供服务,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努力实现实时监测、及时救助、应助尽助,让人民群众看病有“医”靠、心里更牢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