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思想史》展开一幅19世纪俄国思想史全景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15 17:39:23

译林出版社近日推出波兰历史学家安杰伊·瓦利茨基的《俄国思想史》,展开一幅19世纪俄国思想史全景图。作者集中描写了一百多年里俄国思想的汹涌浪潮,以一己之力写尽俄国历史上的思想交锋与路径挣扎。12月14日,本书译者、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刘文飞来到北京万圣书园,与作家柏琳等就《俄国思想史》展开对谈。

很多读者都熟知俄国有灿烂的文学,而误以为俄国只有文学而没有哲学。看到这本《俄国思想史》以后,就会发现俄国不仅有哲学家,甚至就是这些文学家本人,他们也有哲学家的气质,写过相当多的哲学或者思想类的作品。

刘文飞介绍道,正如本书的副标题“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所点明的,这是一部断代俄国思想史,论述的时间始于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期,即1760年至1796年,止于1900年代,跨越共130余年。瓦利茨基将俄国的思想史看成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史,论及百余位俄国思想家,各种思想流派琳琅满目,读来却又井然有序,脉络清晰。

刘文飞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史都可以说是群星璀璨的,但只有俄国的思想家是以如此大的密度集中出现在19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在《俄国思想史》中,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几乎悉数登场,其中,拉季舍夫、别林斯基、赫尔岑、奥加廖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十多位作家和批评家更是得到了专章或专节论述。俄国文学家被纳入思想史范畴,正是因为俄国文学自身的思想史属性。

在19世纪的俄国思想史中,思想家论争的核心聚焦于“东西之争”和“改革之争”。《俄国思想史》的作者安杰伊·瓦利茨基是一位波兰学者,在欧美斯拉夫学界30余年的执教和研究生涯,使他对西方的斯拉夫学,尤其是西方学者的俄国思想史研究有广泛把握。刘文飞认为,瓦利茨基关于俄国思想史的叙述是心平气静的,不偏不倚的。这使得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部著作1979年译成英文后,30余年间一直被当作英美高校的俄国史教科书,得到了西方学界和俄国学界的共同认可,几乎每年再版。

作家柏琳长期研究巴尔干地区和南斯拉夫的历史与文化,她认为,《俄国思想史》“不仅仅是一部通史,读完以后会收获很多专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平行比较的视野”,为将俄国与其他斯拉夫国家进行比较提供了启示。俄罗斯民族与巴尔干半岛的各民族有一个共同点,即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他们处于交界地带,始终要面对强大的“他者”,也面临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自己究竟属于亚洲还是欧洲,东方还是西方?经过几百年来与欧洲的冲撞,巴尔干与欧洲有了大量的交流,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巴尔干文化,即在边缘寻找主体性。虽然身处边缘,却并不自我孤立,而是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和枢纽。

值得关注的是,从瓦利茨基对俄国思想史的梳理中,可以提炼出了三大核心命题:古代俄国与现代俄国、俄国与欧洲、社会上层与社会下层。刘文飞认为,这部《俄国思想史》并非纯粹的理论哲学,更多的是在实践层面。俄国思想家与作家、诗人一样,属于“忏悔的贵族”。刘文飞在活动现场引用了赫尔岑的话:让有力量的思想产生思想的力量,这就是知识分子应该发挥的作用。这也正是有使命感的俄国思想家始终坚守的信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