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今日召开!厦门吹响新一轮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冲锋号

创新载体扎堆集聚,科技成果泉涌成势,产业培育方兴未艾,企业创新如火如荼……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厦门,肩负着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事关厦门发展成败的战略关键来抓,加快塑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坚定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强化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之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今天,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吹响新一轮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冲锋号。科技创新的“鼓点”越敲越密,鹭岛涌动着蓬勃的创新能量。我们将通过六大关键词,回顾厦门近年来科技创新成就,带您感受我市高质量发展中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乾照光电生产车间。(本报记者张奇辉摄)

关键词1

苏颂工程

城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系统性提升

冬日暖阳里,坐落在同安老城区西北隅的苏颂故居“芦山堂”,见证着历史的长河不息与科技创新的生命力。

一千多年前,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出生在厦门,他主持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被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千年以来,科技之光持久闪耀。苏颂文化穿越千年,成为厦门独特的科技创新标识——统称为“苏颂工程”的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于2022年正式启动实施,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核心目标,聚焦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提出18项重点任务。

从创新型试点城市到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再到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我市紧扣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新使命,深入实施“苏颂工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城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性提升。

一项排名,佐证着厦门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厦门居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第72位。全球创新指数是全球经济创新创造的风向标,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更是反映区域创新能力和全球位势的重要指标。厦门在2022年首次跻身全球“科技集群”百强,居第91位,比上年上升12位。短短数年,这一排名迅速上升31位。

作为推进“苏颂工程”的核心载体,厦门科学城被规划为城市原始创新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培育地。寸土寸金的厦门,辟出34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厦门科学城,聚资源、强主体、优环境、育产业,全面提升厦门内生发展动能。

从千年前的科学巨匠苏颂,到当前火热建设的厦门科学城,众多研发团队、产业化项目正在不断向科学城聚拢,构筑起“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标杆孵化器+未来产业园+创新飞地”全链条产业孵化服务体系,1800多家企业和机构接续落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超级孵化器”。

聚焦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健康三个未来产业赛道,厦门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重要创新区域8个城市联动发力……“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是“苏颂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举办赛事,引人才、聚成果,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遴选厦门市域外优质科技创业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科学城。上月,第二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在厦门科学城圆满落幕,从500个参赛项目中决出的30个顶尖科创项目有望落户厦门,其中24个项目已注册落地。

关键词2

高能级平台

打通从科技兴到产业强的“任督二脉”

在嘉庚创新实验室4号楼的PEM电解水制氢项目研发实验室,十几台测试仪器同时运转,高效快速地进行筛选工作。

氢能制造与利用被认为是未来能源革命的关键技术。“PEM制氢装备以往无法大规模商业生产,主要是因为膜电极上的催化剂依赖铱等贵金属材料,价格昂贵、利用率不高且寿命较短。”嘉庚创新实验室PEM电解水制氢项目负责人、鹭岛氢能董事长陶华冰介绍说。找到核心技术难点后,他带领50余位实验人员前后做了近千次试验,解决了PEM电解水技术走向市场的关键难题。

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峡谷”上,嘉庚创新实验室架起了一座“桥梁”。在这里,一些前沿领域乘势而上,一批关键技术相继被攻克。当前,嘉庚创新实验室已前瞻性布局实施储能、氢能和硅能等9大项目群80余项科技与产业化项目,在氢能、半导体等领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0余项,参股孵化25家企业,吸引外部投资逾5亿元。

而在翔安创新实验室,全球首个国产HPV疫苗、全球首个艾滋尿液抗体自检试剂、全球首个鼻咽癌诊断试剂等体系化原创产品相继诞生,这些项目是生物制品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典范。翔安创新实验室正在着力构建这样的技术转化体系:促进原始创新,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造福更多人群并保持团队的持续研发能力,缩小创新成果与社会应用之间的鸿沟。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我们持续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效率,推动省创新实验室优化研发布局、加快成果转化。”厦门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产业发展“全链条”转化,打通从科技兴到产业强的“任督二脉”。与此同时,依托重大创新平台积蓄人才、孵化科技成果和技术,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形成吸引产业集聚“强磁场”。

重大平台集聚不断实现新突破,握指成拳协同创新,未来更多“从零开始”、“点石成金”的创新故事将由此诞生。近年来,我市还重点策划福建省海洋创新实验室等平台,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立项启动,目前项目运营主体已注册成立并成功摘地。

天马光电厂房。(本报记者张奇辉摄)

关键词3

企业创新主体

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走进狄耐克“5G智慧工厂”,几十只机器臂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任务,产品在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上顺畅流转,机器人在车间中穿梭搬运物料……人们对未来工厂的种种设想生动地呈现在眼前。狄耐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在智慧社区和智慧医院领域闯进国内第一梯队。

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伴随设备运转的轰鸣声,一片片氮化铝陶瓷从高温烧结炉里“走出”,有望在不久后“上天入地”,作为封装载体应用于半导体设备、光伏、汽车、高铁、卫星等多个领域。相关数据显示,钜瓷科技的氮化铝粉末产能及销售规模居全球第二。

……

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中,企业创新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既聚焦具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支持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又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帮助它们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十大进展”中,与Micro-LED相关的成果备受关注,其中“我国氮化镓基蓝光激光器关键技术取得产业化突破”这项成果的背后,就有厦企三安光电的身影。据悉,三安光电与厦门大学长期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双方联合研发的超8瓦大功率InGaN(氮化铟镓)蓝光激光器设计和制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生物医药领域,一批批标志性创新成果接续涌现:特宝生物Ⅰ类新药“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获批上市,入选“2023年度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首个戊肝病毒尿液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在研国产九价HPV疫苗与进口疫苗效果相当”等2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艾德生物全国首个泛癌种免疫治疗伴随诊断试剂盒获批上市……

把握融合的关键,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深入融合,由此引发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强劲的创新动能。近年来,我市还持续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重大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2年,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天津大学、集美大学等数十家高校及企业共同组建国内第一家元宇宙领域创新联合体——元宇宙支撑技术与场景驱动创新联合体。时至今日,我市已支持海辰储能、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等9家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分别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关键词4

关键产业培育

科技创新站在关键产业前端

在全国业界,厦门LED产业的特色被誉为“厦门模式”——厦门光电半导体产业直接产值从2003年35亿元跃升至2023年2098亿元,产业照亮全球。近日,“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周年庆祝活动”在我市举办。20年来,我市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以光电半导体产业等为代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生物医药产业是厦门另一张闪耀的“产业名片”。从2003年把生物医药列为三大新兴产业予以推进,到形成涵盖产品研发生产、临床转化研究、生物服务等全环节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如今,全市已有生物医药领域企业1600多家,连续3年营收超千亿元,上市Ⅰ类新药6个,在研Ⅰ类新药40余个,Ⅲ类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占全省超90%,形成了各类企业汇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培育出万泰沧海、艾德生物、大博医疗等龙头企业,吸引恒瑞医药、海特生物等众多国内医药上市公司落地,产业吸附和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厦门科技创新始终站在关键产业前端。2003年开始,我市先后布局新兴产业、科技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2019年启动未来产业培育,这些举措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年来,我市从产业关键环节补链、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企业服务、加强政策扶持、建设产业生态等五方面入手,围绕支柱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建设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机械装备、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千亿产业链群。向“新”发力、朝“质”登攀,在20多个细分领域,全市90多项技术或产品处于全国、全球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乃至全球第一。

奋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近年来,我市新引进厦门国创中心先进电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星座卫星应用研究院等3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新增万泰沧海、厦钨新能源等一批百亿级企业,初步构建起未来产业创新体集群。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未来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在厦门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上,人们目睹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的关键成果,见证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成功探索。

关键词5

开放合作

打开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的多维通道

不久前举办的第五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上,全球首个海洋碳中和国际标准提案项目正式启动。该提案由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ONCE计划”)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提出,标志着全球海洋碳中和合作迈上新台阶。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领衔发起的ONCE计划在厦正式落地实施。ONCE计划将打造前所未有的地球生态工程模板,推动海洋碳汇国际核算标准体系的发展。

ONCE计划缘起于焦念志院士的“微型生物碳泵”原创理论,在他眼中,海洋中真正的“巨人”,不是体长几十米的鲸鲨,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它们拥有着决定人类命运乃至大部分生命的“巨人之力”——把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该计划联合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多国顶尖科学家,形成了跨国界科研合作网络。目前合作团队已覆盖全球33个国家及地区的80家高校院所,1500多名科学家参与,成为重要的国际协同创新平台。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近年来,我市科技部门强化跨区域科技和产业交流,引进华中科技大学等10余家知名高校院所来厦建设技术转移机构,建立与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以及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并首次尝试在北京飞地设立厦门种子培育基金,牵引“双一流”高校院所科技创业项目和科技成果来厦落地。

上个月,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协作交流活动在厦举办,来自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沙特等国家和地区的15所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创新中心代表参会交流,就共享科技成果资源,共同服务成果转化孵化,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15位参会专家代表获聘“金砖科创孵化园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不断增强国际化资源整合利用能力,我市正全面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自去年12月揭牌后,建设如火如荼,接洽16批次超过100名境外来访人员,策划举办10余场次境内外品牌交流活动,其中在俄罗斯就举办了3场专项推介活动,当前正跟进洽谈的项目30余个。

与此同时,全国首个“外国人才服务站”、“移民事务服务站”联动平台等诞生在我市产业园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外籍人才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评价;我市通过组建全国首支外籍科技特派员服务队,设立国际留学人员创业就业基地,为外籍人才在厦创新创业提供便利。

关键词6

创新生态

激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内生动力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许许多多“从0到1”“从1到100”的突破背后,是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近年来,我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激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内生动力,助推科技攻“尖”、产业攀“新”、环境向“优”,构建科技和产业融合的一流生态。

营商环境犹如土壤,政府部门在“培土”环节精准发力,进而滋养企业成长。近年来,“成果转化新25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11条”等系列重磅政策先后出台。今年2月,厦门发布《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16条硬核举措发力做大科技创新资源增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集中力量开展靶向攻关,实现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十四五”以来,我市支持建设239家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组织418项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等项目,实施1310项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突破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量产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

科创春潮持续涌动,我市系统改革科技计划体系,探索“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新型研发创新模式、“拨投结合”成果转化模式、国际“揭榜挂帅”等科技新举措,优化创新生态,有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

在推动大企业创新“顶天立地”的同时,我市想方设法让金融精准滴灌科技型中小企业,注重解决“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等难题,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对企业创新既“扶上马”,又“送一程”。

近年来,我市先后推出科技信用贷款、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等科技“新产品”,引入金融活水支持科技创新。一系列科技信贷扶持办法累计惠及6000多家次企业,发放贷款近250亿元。全省首只科学家基金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集聚政府、机构、银行、企业等方面的资源,滋养不同的科技创新形态蓬勃生长,在我市科技创新取得突破的历程中功不可没。

链接

“数”说创新亮点

●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由2012年的79.0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0.7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到3.36%。申报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企业数从2012年的283家增长到2023年的5878家,增长超20倍,企业创新积极性显著提升。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775家增加到2023年的4209家,净增超过3400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3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0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超过20%。全市90多项技术或产品处于全国、全球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乃至全球第一。

(厦门日报记者吴君宁通讯员林文爽曾广明郭燕妮)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