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耿国彪
大熊猫作为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其保护意义早已超越保护大熊猫本身。
自20世纪6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陆续建立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67个,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全国第4次大熊猫调查时的近1900只。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大熊猫栖息地退缩破碎严重、保护与发展协调困难、保护地机构分散重叠、科研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够等困境仍如鲠在喉,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仍面临许多制约瓶颈。
2021年10月,我国在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划总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以最严格的保护和最高效的管理,打造大熊猫保护的升级版。如今,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社区原住居民转型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百万生态体验者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文化魅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区。
△神树坪基地的大熊猫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长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工作人员在分析采集的大熊猫粪便样本实验数据后,并经微卫星鉴定确认,管护总站于3月在巡护过程中拍摄到两只大熊猫,分别为放归雄性大熊猫“淘淘”和放归雌性大熊猫“华妍”。
据管护总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朱玉东介绍,之前多年的监测已证实了放归大熊猫个体能适应野外环境健康生存,此次实验结果则进一步表明“淘淘”和“华妍”已融入当地种群,是大熊猫野化放归促进孤立小种群复壮这一探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也进一步证明野化放归对维系大熊猫小种群复壮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首次采集到幼年大熊猫放归成年后融入当地种群、参与交配繁殖的确凿证据,标志着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四川省林草局副局长陈宗迁说。
据了解,自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启动,大熊猫廊道建设就有了统一、系统的规划。国家公园建设严令关停廊道境内和周边的生态破坏性产业,并从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廊道建设,保障廊道建设高效推进。
长期以来,栖息地破碎化给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带来威胁,造成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为33个局域种群,有24个局域种群具有较高的生存风险。建设大熊猫廊道,就是通过植被修复、“闲置”阻挡大熊猫不同种群间来往的公路等方式,将“熊猫孤岛”连接成片,使不同种群的大熊猫可以互相“串门”,降低小种群灭绝风险。
△四川卧龙境内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
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属于大熊猫野生种群核心分布区的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秦岭五大山系,境内生存着1340只大熊猫。建设大熊猫廊道,促进五大山系小种群大熊猫与其他种群基因交流,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任务。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一共实施了包括土地岭廊道、泥巴山廊道、黄土梁廊道在内的6条大熊猫廊道建设,促进打通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大熊猫廊道成效可观的背后,是国家公园对廊道建设的强力支撑。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面积1.93万平方公里,涉及7个市(州)、20个县(市、区),涵盖大熊猫栖息地1.39万平方公里,其中分布着野生大熊猫1227只。”陈宗迁说,片区聚焦大熊猫重要栖息地和重点生态廊道,共计实施生态修复近54平方公里。目前,片区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有效保护了全国64.8%的野生大熊猫。
荥经县47%的国土面积纳入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如何保护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确保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能够更惬意的生活是荥经县的首要任务。他们累计筹集资金10亿元,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有序退出小水电站23家、关停矿山65座,关闭小木材、小石材加工厂57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86.4%上升到98.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我们管护站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带着孩子出没的画面,还有黑熊、野猪、羚牛、林麝非常多的野生动物。您看在这个红外相机里就有毛冠鹿的身影。”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泥巴山大熊猫廊道宣传保护管理站,负责大相岭科研监测的宋心强对记者说,为了加快泥巴山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和栖息地修复,加强大相岭山系、邛崃山山系大熊猫局域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他们累计改造栖息地5000余亩,补植本土阔叶树种44000余株。他们的科研团队,布设了红外相机232台,收集了11只大熊猫个体的DNA信息,建立野生大熊猫遗传信息库,拍摄到除大熊猫外的四川羚牛、林麝等52种鸟兽。
“如今,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显著增长。我们在拖乌山、泥巴山、二郎山等重要生态廊道修复区域已发现大熊猫活动32次。片区重点区域大熊猫数量增加50只,大熊猫野外年遇见率由178只上升到185只。”陈宗迁说。
四川省宝兴县有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县之称。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宝兴县总面积2545.53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81.7%,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884.52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面积661.01平方公里,涉及全县所有7个乡(镇)29个村。
邓池沟管护站位于宝兴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二号界碑处,管护区域总面积9385公顷,海拔由西向东北逐步增高,最低海拔1600米,最高海拔380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9%。
邓池沟管护站巡护员龚庆康告诉记者,他们巡护人员有5名,每天的任务就是对管护区域进行全覆盖的巡护,有时当天回不来,还要带上干粮,现在人们保护意识强了,对野生动物都采取保护的行为,已经没有非法捕猎事件的发生。
“我们宝兴县积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定标工作,共规划建设界碑、界桩、功能区桩、电子桩等1128个,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重要节点设置标识标牌34个,进一步提升大熊猫国家公园可视化和认同感。”宝兴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双全说,按照“人退兽进”的原则,他们动员村民主动退出核心区,实行“景区+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了“共建共管共享”示范社区,构建“农业+旅游业+公园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据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大熊猫“伞护效应”显著。大熊猫之外的金丝猴、雪豹、红豆杉等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得到良好保护。国家公园内还发现一批新种,重要自然景观与遗迹同步保存完好。
在四川片区努力保护好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的同时,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陕西片区也在积极行动。甘肃片区制定“一矿一策”“一站一策”处置方案,安排省级财政资金0.82亿元,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于2020年底前完成11宗矿业权、3座水电站关停拆除、修复验收、赔偿注销,对7座保留运行的水电站采取生态流量达标下泄和流量数据实时在线监测,园区内矛盾冲突问题全部得到妥善解决。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通过与片区所在地政府签订片区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等方式,共同抓好园区保护。同时,积极开展园区生态修复。
△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
加强入口社区建设改善民生
“国家公园设立后,邓池沟村内也建设了熊猫新村。熊猫新村共有42户居民,除原住居民3户12人外,还有新接纳的国家公园核心区居民39户168人。多年来,通过关停矿山、水电,引导居民退出森林采伐、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开展生态旅游,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乡党委书记王锐说。
如今,全村有161名居民从事与国家公园相关的工作,14户居民参与生态巡护,16户居民为宣教基地的大熊猫提供笋用竹,21户居民开办了旅游民宿,村集体和居民收入都显著提高。
邓池沟村的巨大变化,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众多入口社区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不断探索建立由基层保护站所、乡镇人民政府、企业和群众等多方力量参与的基层多方协同模式,共同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
今年3月,四川、陕西、甘肃召开协作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联席会议,进一步推动建立片区共建共管机制。目前,四川片区组建社区共建共管委员会81个,优先聘用周边社区3180人担任生态护林员,参与国家公园资源合作保护,并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自然教育、民宿接待、生态农林产品开发等绿色发展新业态;制定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指南(试行),重点推进青川青溪、荥经龙苍沟、绵竹清平等一批入口社区典范。
陕西片区协调当地政府、景区管委会、相关社会组织建立共管理事会,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青木川共管理事会章程》,共同协商国家公园建设管理重大事项,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
甘肃片区白水江分局已与园区内69个行政村签订管护协议,管护面积约770平方公里。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引入协议保护理念,根据保护成效为承诺保护者提供相应补偿。自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以来,白水江分局与各行政村签订非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协议,激励当地村民参与大熊猫保护工作,尝试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相结合,建立以农村社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机制,并使社区保护者成为保护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一批集生态体验、转产转业、综合发展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型入口社区逐步建成。
△甘肃片区技术人员开展样线监测
四川省荥经县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南部片区,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荥经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建共管共享委员会,实体运行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共建共管共享服务中心,大熊猫国家公园警察大队、熊猫检察室启动组建。还设立了以县长任站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护总站,下设大相岭、牛背山2个片区管护站和15个基层管护站点,成立安靖、泗坪、荥河、牛背山、龙苍沟5个入口社区办公室。
在龙苍沟入口社区发展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外墙上醒目的画着有关大熊猫的各种标识图案,停车场、民宿、餐饮、运动休闲等设施一应俱全。记者与一位外来经营民宿的老板高奎聊了起来。
高奎来自四川省大邑县,一直作石材生意。一次他来到龙苍沟社区住了几天后,发现自己久治不愈的过敏性鼻炎竟有所好转,于是就决定到这投资民宿。高奎告诉记者:“我将民宿取名元素就是生态康养的意思,希望更多人在好环境下得到健康的身体。”
位于最外圈层的发展村,过去产业弱、基础弱、治理弱,经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得到了机遇,完成了民宿的升级换代,使生态价值得以转化。在发展村的小广场宣传栏里,三幅图片直观表现出村民身份的变化。一张是村民由挖煤的矿工改变成餐厅的厨师,一张是种庄稼的村民变成生态护林员,第三张是家庭妇女变身熊猫民宿职工,身份的变化也折射出观念和收入的变化。
“下一步我们荥经县将依托大熊猫品牌影响力,推动以熊猫为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龙苍沟康养度假、安靖古道穿越、荥河红色教育、泗坪农旅融合、牛背山观光体验五大入口社区,让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惠及更多人民。”荥经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宝兴县蜂桶寨邓池沟景区中的一套四合式建筑邓池沟天主教堂内,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制作地。这座教堂建于1831年,占地面积3667平方米,主建筑为中西合璧的四合式三层穿叠梁木结构建筑,融合了川西民居和古罗马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全木结构古教堂建筑。
△邓池沟管理站
宝兴县大熊猫起源馆就依托这座教堂建成。大熊猫起源馆利用四合院后厅布展而成,馆内陈列分为大熊猫物种探秘、科学发现、和平使者、国家公园四个板块,详细介绍了大熊猫在宝兴发现、从宝兴走出深山、走出国门的过程,讲述了宝兴在保护大熊猫中作出的贡献及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意义,是宝兴县对外宣传大熊猫文化、开展大熊猫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宝兴县熊猫新村是“4·20”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安置小区,建设占地面积83.3亩,安置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移民39户、168人。近年来,通过将地缘相邻、主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和平村、青坪村有机整合,构建成为“农业+旅游业+公园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蜂桶寨乡党委书记王锐说,目前,新村全村14个村民被聘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森林管护队员,161人参与熊猫公园建设,16户为大熊猫文化宣传教育中心提供熊猫食用竹,21户从事森林康养民宿、餐饮经营。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好处。
作为我国特有物种,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珍稀物种、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中,以打造大熊猫IP为抓手,让社区居民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受益成为不少片区的选择。这些入口社区在开展大熊猫保护和提升公众科普教育水平的同时,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让群众吃上旅游饭。
让大熊猫在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永续栖息繁衍,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的初衷,也是人类对大熊猫这个中国特有物种不变的承诺。从生态美、产业兴,到百姓富。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为大熊猫打造一片更加舒适和谐的温暖家园。
《绿色中国》B(下半月)2024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