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梦瑶王帮栋
20人、360公里供热管线、600余处供热检查井,每天对重点部位巡查一次……这组数据形象地描绘了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和道分公司管道处外网班巡线员的日常工作。
他们被称为冬日里的“暖男”,守护着地下“供热血管”的安全。13日晚,记者跟随供热巡线员体验了他们的日常。
一晚巡查360公里
管线布局了然于心
12月13日晚,一场雪过后,济南的气温降至零下,不到晚上10点,路上车流和人影已经稀疏。这时候,济南热力集团和道分公司管线处外网一班班长刘健则背起工具包,走出家门。今晚,他要值夜班了。
从黄台电厂出发的供热主管网一路向南抵达二环东路、历山路再到经十路,该范围的支干线路和检查井,是管道处外网一班的“责任田”。他们平均六人一组,分三组,每组配有工程车。这一片区是济南的老城区,也是中心城区,2000多万平米的供热面积,供热管线长达360多公里。不仅如此,刘健介绍,该片区由于集中供热较早,10年以上的管道非常多,较容易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交班后,刘健给大家布置了当天的工作任务。“重点检查山大路、花园路一带的供热管井、补偿器、阀门,下井前一定注意安全。”随后,大家分乘装满工具的皮卡向各自负责的范围出发。
巡线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不然。“所有的供热管网、热力阀门井,处处都要走到位,个个都得看过、查实,每天如此。”刘健从事这项工作已有近20年,辖区内的供热线路布局,哪个地方有热力井,他都能很快找到。
“不值班的时候,开车走在马路上,仍然会下意识地寻找井盖。”与刘健同组的赵星瑞表示。
冬夜里虽然冷,但巡线时视线也最佳,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也会更快。刘健说,由于管网里全部都是高温高压水,井内与井外形成较大温差。如果路面上冒“白气”,就要仔细排查是否管网出现漏水,雪天里如果有异常的化雪点,也要格外注意。
“磨刀不误砍柴工”
井室内外“冰火”两重天
除了日常按部就班地巡线,“暖男”们经常会接到紧急调度的命令。夜里10点10分左右,调度中心发来通知,山大路与花园路交叉口供热管网流量出现异常,要立即前往现场下井查看。
“是不是有漏点?”刘健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往目的地赶。“我们观察过了,路面没有冒热气或者漏水现象,流量为何异常需要下井做进一步观察。”90后韩文昊接到指令,和另外两个同事提前赶到。
“准备下井。”刘健没有半分犹豫,六人立马着手卸车。
刘健和同事们先用护栏和反光锥在热力井周边进行围挡,设立警示牌,然后脱掉身上的厚棉服,穿上反光马甲,戴上安全帽。
“一切摆放整齐、穿戴完毕,安全措施到位以后我们才能下井。”刘健说,一人下井,需要有两人在上面监控,还需要三人做场外监控,以防有路人误入,每次下井还需要与集团进行报备。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一打开地面井盖,热气“呼”一下就冲了出来,深夜里,腾腾热气和手电筒的光亮,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热力小室埋深最浅的也将近3米,最深的能达七八米。由于空间狭小,可能存在缺氧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刘健说。只见巡线员们拿出第一个“法宝”——通风机,对井室内进行通风换气,30分钟后井口的白色热气才渐渐消散。随后,他们又拿出气体检测仪深入检查井中,对井室上中下部进行气体检测。这个仪器可以对井室内的可燃气、氧气、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指标进行检测,一旦有害气体超标,报警器就会发出警示音。
据介绍,此处的热力井口直径只有70厘米左右,深度至少在3米,想要下去需要检测井室内气体合格后,从井口上方支起三脚架,人员穿戴五点式安全带,三脚架的钩子挂到人身上,然后才能进入井室检查。
借着井口手电筒的光亮,刘健熟练地在井底检查管线、阀门等设施是否完好,对阀门进行调整。10分钟后,从井口钻出来的一瞬间,他浑身冒着气。
这个季节,井上和井下有“冰火”差值。记者注意到,井下供水、回水管道从小室中央穿行而过,留给巡检员活动的空间非常局促;同时,井下是高温水管网,井室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
一番折腾下来,刘健在井内出了汗;而出了井室,他又冷得打哆嗦。“知道我们为啥叫‘暖男’了吧。”刘健半开玩笑地说。
从人工地毯式搜索
到智慧巡检挑起大梁
“暖男”们的大多数工作都在深夜开展。刘健还记得,有一次,夜里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12摄氏度,他身上粘的湿气全都结了冰。出了井,工作服很快被冻成了“冰马甲”。
井下湿热的环境还吸引了不少小动物前来安家,“常见到老鼠,偶尔也会遇见蛇和刺猬。刚开始会心里发毛,身上起鸡皮疙瘩,后来慢慢都习惯了。”刘健说。
虽然现在依然每天要下井作业,但刘健依然感慨,比起过去的管道巡检师傅“幸福多了”。
2005年前后,济南集中供热管网还不密集,巡检主要靠着人工。刘健骑着自行车或者电瓶车,手中拿着一把检修用的撬棍,就这样进行巡检。“有时候,要蹚着雪,打着手电筒,在路上巡查,那时候比现在艰苦多了。”
那时候,检修仪器不多,刘健练就了“顺风耳”,根据井下管道内水流声音的细微差别,就基本可以判断出地下的管道是否有故障。
韩文昊是个90后,今年是入职的第二年,这也是第二年跟着师傅刘健进行管网巡检。“虽然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还是很重要的。”韩文昊感慨。
“红外线仪、热成像仪、管线仪、听漏仪……这几年,我们配备了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排查隐患更加精准。”刘健说。“从前遇到故障,只能人工地毯式搜索,往往找到漏点需要5—6个小时,而现在,检修人员能很快发现异常工况,并及时快速地做出响应。”刘健说。
沿着长长的供热管线,循环往复,查漏点、除隐患……他们的工作虽然有些枯燥、单调,但责任重大。韩文昊说,他们的工作越是细致,居民用热就越是有保障。只有供热管网安全稳定运行,才能保障千家万户的温暖。
“时常深夜里工作,闲暇之余看着千家万户温暖的灯光,自己内心也充满了幸福感。”刘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