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运冠军、拳击运动员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今年11岁的二儿子邹明皓(小名“皓皓”)身高136.6厘米,大儿子邹明轩与其年龄只相差2岁,但身高差距却很大,皓皓从8岁起就不怎么长个了,这让她非常焦虑。
为了让儿子长高,她让孩子加入篮球队、练习打篮球,但同队的其他孩子都越长越高,唯独皓皓的身高几乎没有变化。而后,她带皓皓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给他打生长激素,否则会错过最佳生长期。焦虑2年后,她最终决定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相关资料显示,冉莹颖和邹市明的身高皆为162cm。
邹市明一家。图/社交平台
冉莹颖的视频引发不少担心自家孩子长不高的网友的共鸣,也有网友表示不用过度担心,可能孩子发育比较晚,还有网友担心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建议不要使用。
12月16日,九派新闻联系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董关萍,她介绍,孩子的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在所有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占60%-70%左右,后天环境因素占30%-40%,包括内分泌因素、营养状态、精神压力、生活习惯(睡眠、运动)、疾病等。
“遗传毕竟是遗传,有可能孩子并没有完全遗传到父母的基因,有些孩子也可能受后天因素影响,自己长得比较高、突破了遗传身高。因此,父母的身高都高或都矮,孩子的身高不一定就高或矮。”她说。
董关萍还指出,骨龄指的是骨骼年龄,会伴随孩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在判断孩子身高的问题上,以年龄计算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通过检测得出的骨龄则相对更能准确地反映其生长发育状态,因为骨龄可能会比实际年龄提前或落后。生活中常说的“晚长”指的便是骨龄落后的情况。
“以前的孩子营养条件不好,相对来说发育会比较迟,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身高问题,营养条件也普遍比较好,相对来说晚发育的孩子不多,晚长的孩子也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晚长的情况。”她说,一般判断孩子是否晚长,首先要看遗传的背景因素,父母小时候都晚长,但后来身高较高,那么孩子也可能会晚长,其次骨龄比同龄人落后,则问题不大,后期可能会长回来。
她补充,如果孩子的骨龄正常,则不可能“晚长”,在没发育的情况下,孩子每年正常的生长速度是5、6cm,如果一年只长2、3cm,后期将很难跟上同龄人的身高水平。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速度,避免生长迟缓。
[1]生长激素有禁忌症和副作用
矮小的标准是什么?家长如何判断孩子可能矮小?董关萍告诉九派新闻,下表中的P50或者中位数表示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平均身高值,医学上是指孩子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SD)或第3百分位数,说明孩子的身高已经达到矮小标准。
不同年龄及性别孩子的标准身高。图/浙大儿院
其表示,当代家长对孩子的身高期望普遍较高,低于平均身高就认为是异常状态,往往非常焦虑,甚至出现过度检查及过度治疗的现象。但其实个体的身高需要结合父母遗传身高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年生长速度正常、身高在±1SD(或者第25百分位与第75百分位)之间,大多情况都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身高偏矮,但未达到矮小标准,则不必过度焦虑。以皓皓为例,他的身高其实在正常范围内,不属于矮小,只是偏矮一点。身高本身是一个统计学标准,到目前为止,我国男孩的平均身高是171cm左右,女孩的平均身高是160cm左右。但这只是平均身高,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很高,总会有偏高或偏矮的人。”她说。
至于生长激素,董关萍介绍,它是人大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骨骼、肌肉以及器官的生长,还能作用于骨生长板刺激骨骼的生长,是长高的关键。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生长激素缺乏将会导致儿童生长迟缓,从而影响身高。
目前临床常用的生长激素全称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是由体外重组DNA技术获得的,与人体内源生长激素具有同等作用。生活中常说的“激素”通常是指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无论来源、结构,还是在生理、药理作用方面,都与皮质激素完全不同,作用和副作用也完全不同。
她强调,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要打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应该在专业医生基于具体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指导下使用,而非简单因身高偏低就盲目地随意注射。只有当孩子的身高达到矮小标准才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采用生长激素治疗,在治疗前还要经过一系列规范的检查评估,来排查孩子矮小的原因,并且全面评估用药的风险。
董关萍指出,使用生长激素是有禁忌症和副作用风险的,“血糖偏高、患有肿瘤或一些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不能打”,副作用则主要有一过性高血糖,注射部位局部一过性疼痛、发麻、红肿,抗体产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糖耐量减低、股骨头骺板滑脱以及外周水肿、关节痛或肌痛等,但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3%。
针对家长所关心的疗程及费用问题,她表示,使用生长激素的疗程和费用并不统一,与孩子的体重、年龄以及用药的效果、品牌等都有一定关系。
[2]建议均衡饮食,多做纵向运动
对于父母过度焦虑孩子身高问题而滥用生长激素的现象,董关萍表示,“身高不够,打一针帮娃增高”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家长应理性、科学看待孩子的身高,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及发育情况,不应过度焦虑,该治疗的时候治疗,不该治疗的时候不要治疗,必要时可到医院进行检查,让专业的医生来评估孩子的身高究竟有没有问题。
“我觉得该用生长激素的时候要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要用。比如孩子身高已经有168、170cm,长得已经蛮好了,家长一定要让他打生长激素,长到175、180cm,这肯定不可取的。还有一些家长,尤其是身高都比较高的家长,我们觉得他的孩子太矮了,应该要治疗,但家长就觉得他的孩子不可能矮,肯定是晚长,以后就会长高的,结果后面长不高,错过了最佳时间,再想治疗就比较麻烦了。”她说。
冉莹颖给皓皓注射生长激素。图/社交平台
多喝牛奶、顿顿骨头汤、天天打篮球,这些生活中常用于帮助孩子长高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董关萍指出,牛奶不用多喝,定量喝就够了,一般建议学龄前或学龄儿童每天早晨喝250ml的牛奶,不要超过300ml;骨头汤里都是脂肪组织,也没必要多吃;而打篮球是纵向运动,对长高有帮助。
她建议,一定要注意孩子平时的生活、饮食及睡眠习惯,给孩子安排均衡的饮食,“现在的孩子只要不挑食,不会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所以不需要多吃”,推荐低盐、低脂、低糖和优质蛋白的“三低一优”饮食,既可以为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还不会热量过高,转化成脂肪。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至1小时的纵向运动,如跳绳,跳远等锻炼下肢为主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最后,尽量让孩子早点睡觉,保证其充足、规律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九派新闻注意到,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身高问题感到焦虑,但又担心无须过度就医,导致对何时去医院就诊犹豫不决。董关萍表示,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仅凭焦虑无益,不要自己听取各种各样的说法。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尤其一些为了博人眼球的信息,家长应理性判断,避免因误信信息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最理想的途径还是及时去医院咨询医生,寻求专业指导。
九派新闻记者代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