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44人遇难,经济损失约1.45亿元!云南公布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成因

九派新闻 2024-12-17 15:08:20

12月17日,据央视新闻消息:2024年1月22日5时51分,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突发山体滑坡灾害,造成44人遇难,经济损失约1.45亿元。

云南省应急管理厅近日公布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调查评估报告。调查认定,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是位于高陡地形上的层状碎裂岩体,在强烈的风化卸荷及长期降水入渗、反复的冻胀冰劈等因素影响下,突遇气温骤降伴随雨雪等局地小气候,导致临界稳定态滑源岩体结构失稳,诱发突发性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其规模级别为中型滑坡,灾情等级属特大型灾害范畴。

经分析,滑坡形成原因为:单薄高陡地形地貌和节理发育的岩层结构具备发生滑坡的自然条件;表层岩体受长期风化侵蚀、降水入渗、冻胀冰劈等作用影响,泥质粉砂岩不断产生破碎崩解或加速岩体节理发育,具备形成高位滑移铲刮的外界条件;滑坡前山区局地气温同比偏高,突遇气温骤降,并伴随降雨→冻雨→降雪等气候剧烈变化过程,冻胀冰劈等致灾激发力短时激增,致使临界稳定态滑源岩体结构强度减弱失稳诱发导致山体滑坡。

分析判定,采煤活动与该滑坡无直接关联,距离灾害点最近的一处山体裂缝也与该滑坡无直接关联。此外,未发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当地在山体滑坡滑源区下方的采石活动,对上部滑源区山体造成影响。

镇雄县基本情况

镇雄县地处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接合部,总人口171万人,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境内山高谷深,地形起伏,构造发育强烈,地质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

灾害发生经过

据塘房镇气象站资料显示,灾害发生前,塘房镇地区气温同比偏高,最高气温达到22℃。

1月21日气温开始骤降,其中凉水村出现雨转雨夹雪转雪,22日气温降至-6.3℃。

22日5时51分许,凉水村和平村民雷某在屋内听到外面发出疑似燃放烟花爆竹的声响后,迅速起床出门查看,由于天未放亮,仅感受到有气浪和烟尘的冲击,直至发现滑坡体前缘距其房屋仅2~3米,才反应过来是山体垮塌了。雷某随即呼叫周围群众赶紧起床躲避,并打电话向凉水村党委书记报告情况,同时安排人员拨打“110”“119”“120”电话报警。凉水村党委书记随即电话向塘房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作了报告,塘房镇党委政府立即向县委县政府电话报告情况,并安排民警、消防、民兵和镇村干部前往灾害现场组织群众自救、核实受灾情况,发现滑坡从斜坡中上部陡缓交替凹腔处剪出后,沿坡面快速滑动并沿途铲刮,前缘运动至坡脚缓坡平台的合兴村、和平村民小组居民区。

6时08分,镇雄县向昭通市有关领导作了报告;6时29分,昭通市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方面作了报告;8时58分,省政府向国务院总值班室书面进行了报告。

灾害主要特点

隐蔽性大,突发性强。滑坡点位置高陡,植被茂密隐蔽性强。灾害发生前,该点不在地质灾害隐患判定标准认定范畴,因此未纳入在册地质隐患点管理。正常巡查时未发现该滑坡点有明显变形迹象。灾害发生在夜间,临灾前无任何前兆突然发生。

破坏力强,灾害损失大。约16万立方米滑坡体瞬间滑落,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摧毁力,造成52户381间房屋被掩埋(或倒塌)、44人遇难,经济损失约1.45亿元。其中,房屋及家庭财产损失1.07亿元。

受灾区窄,救援展开难。由于滑坡体堆积区域狭窄,施展救援空间极为有限,现场大型救援设备和大量救援人员难以全面铺开,给现场救援的组织和协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土石方掘进和清理运输难度极大。

灾害成因分析

高陡的地形、特殊的岩体结构、强烈的风化卸荷作用和降雨降雪因素。

其它因素分析

1.采石因素。根据历史遥感影像回溯分析和现场调查,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1·22”山体滑坡滑源区下方,村民以手工方式采石,用于当地群众自建房。经多年开采形成长约40至50米、后部高3至5米、进深(平台底宽)最宽为4米的不规则采场,与软弱夹层基座水平距离60余米、高差70余米,属稳定性较好的泥灰岩,对山坡扰动小,采石活动结束至今近50年,未发现对上部滑源区山体造成影响。

2.采煤因素。

一是通过对村民的走访问询、滑后2个月内5次现场调查、无人机航飞和LiDAR穿透指标测量微地形,尤其是采用2022年1月以来的5种117期卫星雷达遥感数据进行多种时段的“1.22”滑坡附近区域地表InSAR变形观测,未发现滑前在滑源区100米范围内存在采煤变形现象。

二是滑坡山体上软下硬,地下仅有一层煤开采,不具备采煤滑坡基本特征,也未见滑前采煤工作面地表有破坏和变形。

三是煤矿在批复的矿界内按专业部门设计的工作面开采,严格预留了保护煤柱,灾前煤矿无超层越界行为,采面也无爆破震动,机械化采掘避免了对地表的间接扰动。据此,分析判定采煤活动与该滑坡无直接关联。

3.裂缝因素。通过对镇雄“1·22”山体滑坡灾害关联的“裂缝”逐一核实、现场比对、走访群众,距离灾害点最近的一处山体裂缝位于塘房镇凉水村齐心村民小组后山洪家皮坡。镇雄县自然资源局于2023年12月13日接到此处裂缝报告,12月14日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该裂缝走向为北西291°,最宽处约20厘米,长约100米,可见深度约60厘米,最大下错高差约25厘米。随即安排并落实群测群防工作,开展监测并形成监测记录4期,未发现该裂缝有明显变化。“1·22”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经现场测量该裂缝距滑源区最近约100米,该裂缝周边均未发生滑坡灾害。据此,分析判定裂缝与滑坡灾害无直接关联。

综上,滑坡形成原因为:

单薄高陡地形地貌和节理发育的岩层结构具备发生滑坡的自然条件;

表层岩体受长期风化侵蚀、降水入渗、冻胀冰劈等作用影响,泥质粉砂岩不断产生破碎崩解或加速岩体节理发育,具备形成高位滑移铲刮的外界条件;

滑坡前山区局地气温同比偏高,突遇气温骤降,并伴随降雨→冻雨→降雪等气候剧烈变化过程,冻胀冰劈等致灾激发力短时激增,致使临界稳定态滑源岩体结构强度减弱失稳诱发导致山体滑坡。

(总台记者李腾飞齐鑫)

0 阅读:12

九派新闻

简介: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