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柿子食堂”过冬鸟儿盛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17 15:31:41

在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大背景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曾对媒体表示:“野生动物‘城市化’会是一个必然趋势。”

北京市民近年来的感受是,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观察野生动物的机会越来越多。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像“柿子食堂”这样为野生动物更舒适生活的用心设计日益普及,野生动物学习利用城市环境的能力也在增强。人与野生动物,正在相互适应中,寻求更和谐的共处关系。

今年春天在凉水河出生的黑天鹅已经长大。摄影小火炉

“柿子食堂”里的红嘴蓝鹊。摄影孙建俊

“柿子食堂”里的白头鹎。摄影孙建俊

人类用心

“柿子食堂”引来飞禽走兽

景山公园西门内有一片柿子林,柿子树叶已经凋零,枝头上的果实还有少量留存。红嘴蓝鹊、白头鹎、灰椋鸟……时不时飞来争抢着红彤彤的柿子。

入冬以来,景山公园的这片柿子林,就是野生鸟类的“柿子食堂”。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关于景山公园“柿子食堂”的打卡信息,甚至有网友每天都来拍照。火红的柿子、各色的鸟儿、碧蓝的天空,画面和谐美好。

柿子成熟以后并不采摘,而是留在枝头给那些过冬的鸟儿取食,已经成了景山公园的传统。柿子林附近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都是这样,知道鸟儿们冬天找东西吃不容易,就不摘柿子。”

孙建俊退休以后,几乎每天都到景山公园来观鸟、拍鸟,“柿子食堂”是每年冬天必选的观鸟点位。“别小看这一片柿子林,不只是鸟儿会过来吃,连松鼠也过来。”他打开手机,翻看相册,从里面找到一张松鼠全力打开四肢、伸长尾巴、凌空“飞翔”的照片。

“我也是无意中拍下来的。”孙建俊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场景,“柿子林和东边的松树林,中间就是咱们站着的这条过道。松鼠从松树林那边跳过来,到柿子林吃柿子,吃完再跳回去,跟会飞一样。”

最近几年,孙建俊能看到、拍到的鸟儿越来越多,“我家就住附近,景山、北海我都去,北海有鸳鸯,我也常去拍。”

随着北京市深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每年造林绿化、公园绿地面积都稳步增加。市民休闲空间更丰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也更舒适。

公园里的落叶,不再被清扫得一干二净,而是有意识地保留。落叶、枯枝、杂草被搭建起来,做成“本杰士堆”,这种人造灌木丛,可以为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庇护所。到春天,随着树叶慢慢腐烂,攀缘植物会爬满人造灌木丛,吸引来更多生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正是由于公园、绿地的建设越来越科学,一些本来在山区才能见到的物种,比如岩松鼠,也一点点借助从郊区向城区延伸的绿化带,进入到城区公园内。

除此之外,北京河湖水系治理也越来越科学,对以往的河道进行生态化改造。市民平时休闲健身,走在沿河步道上,能看到芦苇荡漾、野鸭成群。以往不常见的天鹅、苍鹭,也在迁徙过程中,到北京河湖休整。

动物学习

乌鸦借助汽车碾碎坚果

生物专家还发现,无论是迁徙途经北京的鸟类还是常驻北京的野生动物,都在学习与城市、人类相处。甚至有些聪明的家伙,已经开始利用城市资源,给自己“谋福利”。

陶然亭公园东门外,太平街南北纵贯,街边一排高高的行道树。一到冬天,树上总是有乌鸦在观望着。有汽车经过,乌鸦就扔下嘴里叼着的坚果。坚果落在路面上,车轮碾过将坚果压碎。等车流稍稍散去,乌鸦就飞速下降,叼走坚果仁食用。这套流程,乌鸦早就熟练掌握。在食物缺乏的冬季,它们已经学会了借用汽车,当自己的坚果开壳器。

已经有研究证实,鸦科鸟类有利用工具取食的能力。科学家也在日本东京发现了乌鸦利用行驶的汽车将坚果碾碎。而且,饮食结构改变,坚果中富含的蛋白质,又让鸦科鸟类的大脑更好发育。

“喜鹊也属于鸦科,像乌鸦、喜鹊这种智商很高的鸟类,早就学会了在城市里生存。”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常年观察野生动物,他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学着与人类和谐共处。

李理观察到,很多途经北京的候鸟,会取食农田中遗撒的作物。“尤其是那些亚成体,也就是鸟宝宝,他们的首飞过程,正好是秋冬季节。经停咱们北京的时候,农田里遗撒的作物,是他们很重要的食物来源。”

大型农业机械收割过后,赤麻鸭、灰鹤、小天鹅、鸿雁、豆雁,都会到农田里寻找食物。

“也是因为咱们现在经济水平发展了,不在意那仨瓜俩枣的。我们留意到,农民收割的时候,像品相不太好的玉米棒子,就随手扔在地里,自然会有野生动物取食。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就觉得是很和谐的画面。”

到了春季,有些鸟儿还会帮着农民晾地。“我原先也不理解晾地是什么意思。”李理看到春天的农田刚刚翻过,鸟儿飞来在地里找食。“我就问农民朋友,鸟儿不会吃种子吗?”农民朋友笑着摇摇头,翻地,会翻出地下的害虫,此时不能播种,不然种子和幼苗会遭遇虫害。要先晾地,让鸟儿来吃害虫。等害虫被吃完,鸟儿也就飞走了,农民此时播种。

李理感叹:“鸟儿很聪明,知道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不与人为敌。”

处理关系

生态平衡不能轻易打破

即便是在冬季,凉水河也保持流动。沿着河,是亦庄新城滨河公园,在步道上奔跑、散步的市民,与水中嬉戏的水鸟相映成趣。

自2013年以来,凉水河综合治理工程,让这条北京城东南曾经著名的臭水河,摇身一变,成为水清景美的景观河。近年来,几十种野生鸟类在此筑巢或停留,野鸭、鸊鷉、天鹅都是常客。

2024年春天,4只黑天鹅宝宝在凉水河亦庄段降生,并经互联网曝光而迅速走红。一年过去了,黑天鹅宝宝已经长大,可以脱离父母,独自在河边上巡游、觅食。最近,市民们就能经常看见它们在河中优雅挺拔的身姿。

在亦庄,不只是天鹅,孔雀也不能算是稀罕的物种。过去几年中,孔雀在亦庄街头闲逛,进小区溜达。亦庄居民似乎也越来越习惯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孔雀,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已经知道迅速报警。经常有亦庄地区的网友在发现孔雀的新闻链接里评论:“大概是麋鹿苑的吧?”

地处亦庄地区的麋鹿苑,还有另一个名字——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这里水草丰美,不只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提供舒适家园,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每年秋天,都有南迁的候鸟在此歇脚、休整。今年,白琵鹭、白尾海雕等野生鸟类,像往年一样光临此处,引来很多观鸟爱好者。

麋鹿苑一直保持着相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孔雀等“原住民”处于散养的状态,游人和野生动物在友好的氛围中相处。有时候,调皮的孔雀会飞跃栅栏,到苑外“探险”。于是,就有居民报警帮孔雀回家的事情发生。

“亦庄居民确实对孔雀等动物已经比较熟悉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科普部部长宋苑认为,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画面越来越常见。

目前,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大部分是攻击性较小的物种,鸟类、小型兽类,很难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现在很少有在阳台晾腊肉的家庭,城里也不会养鸡了,所以像红隼这种小型猛禽,像黄鼠狼这种小型兽类,虽然出现在城市里,但不会惊扰人类,还比较和谐。”

不过,宋苑觉得,随着野猪等中大体形的野生动物出现在城市,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更有智慧的处理方式,“生态是一个圈,每一环都不可或缺,平衡也不能轻易打破。”本报记者孙毅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