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百人谈
甲骨文里隐藏的夏商文化新证
——专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维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体义杜军郭歌
12月14日,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举办的“商都讲坛”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维明以“‘郑亳说’与‘夏文化’文字新证”为题,带领上百名听众一同探寻“郑亳说”与“夏文化”背后隐藏的奥秘。讲座结束后,李维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作为中国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者,李维明用郑州二里岗遗址出土的牛肋骨刻辞力证郑州商城为商代第一都,同时通过对郑州新密黄寨遗址出土的卜骨字符的研究,为寻找夏文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一字证亳都
20世纪5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先在郑州二里岗一带发现了商代遗存,1955年又发现并确认了郑州商城遗址。1959年,郭沫若来此考察后,挥毫写下“郑州又是一殷墟”,代表了当时学术界对郑州商文化遗存的认识。
随着考古的深入,郑州商城发现了内外城墙和大型宫殿,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大型青铜方鼎、玉器、象牙器、金器、甲骨文等高规格遗存,显示这里是早于安阳殷墟的一座王都。
李维明介绍,关于郑州商城是商代中期城址还是商代早期城址、是仲丁隞都还是成汤亳都的问题,学术讨论十分热烈。尽管“亳都说”举出郑州出土的战国“亳”字陶文的证据,但也有学者提出,战国文字不能证明商代这里名“亳”。
那么,郑州商代遗址中出没出土过类似甲骨文的文字材料呢?
1953年4月,在二里岗考古发掘工地,有一位名叫张建中的考古工作人员采集到一片牛肋骨,长7.3厘米,宽3.8厘米,厚0.3厘米,上面刻有成行的文字。著名文字学家陈梦家认为属于“习刻”甲骨,共10个字,时代可能属于殷墟时期。这一认识,不仅在当时几乎成为定论,而且影响至今。
“由于二里岗没有发现殷墟时期的文化遗存,所以推断,这片牛肋骨刻辞不可能属于殷墟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邹衡先生认为这片甲骨属于商代前期。”李维明说。
这片甲骨到底是不是10个字?李维明进行了认真核对,发现至少应残存有11个字,分属两条卜辞:“……又乇土羊。乙丑贞,及孚,七月。”与其他释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补识出了一个“乇”字。由于这片牛骨刻辞上出现的“又乇土”同于安阳殷墟甲骨文中的“又亳土”,因此可以推断二里岗这个早商甲骨文“乇”字,是晚商甲骨文“亳”的早期写法。
李维明说,郑州商代早期甲骨文的“乇”,与东周时期陶文、金文“乇”“宅”“亳”形成“乇”声地名链,判明郑州商城是商代第一都——乇(亳)都。
确定郑州商城为商汤都乇(亳)的重要学术意义在于,郑州商城遗址成为夏商分界的界标,为探讨更早的夏文化提供了基础。
一字为寻“夏”提供新线索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商王朝之前有一个夏王朝,以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最为详细,记有夏王世系和大致连贯的史事。
商代二里岗文化之前的文化,被考古界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命名地是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考古发掘研究,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宫城、宫殿,多网格布局,铸铜、制骨、制陶、制玉作坊,青铜器、玉器、原始瓷、象牙器等高规格文化遗存,显示出一代王朝气象。二里头遗址被考古界定为夏代晚期都城。
但也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迄今没有发现文字,更没有发现与夏人有关的“夏”字,所以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观点还需要寻找当时的文字证据。
李维明说:“我曾经梳理过二里头文化的骨刻字符,收集到偃师二里头、新密黄寨、渑池郑窑、方城八里桥等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牛、羊、猪骨刻辞,共5件。刻辞以双字符居多,也有3个字符的。由于二里头文化骨刻字符具有一定数量,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骨刻辞、安阳殷墟晚商文化骨刻辞,在卜骨材质、施灼、使用象形文字或由象形字构成会意字刻辞等特征上形成承接,据此判断,二里头文化骨刻辞性质应当属于甲骨文字。”
李维明在研究河南新密黄寨遗址出土的一件二里头文化占卜用牛肩胛骨时,发现上有两个字符。李维明随后对这件卜骨上右边的字符进行反复观察,并与具有相类构字要素的商代卜辞、两周金文进行比较,似与凸显“目”“止”的“夏”字形成联系。据此推测,此字似可隶定为“夏”字。“对于这个字的释读和认识,还需要接受未来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甲骨文新材料的检验。”李维明说。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如何加大对甲骨文的阐释研究,使其代代相传、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李维明说:“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构成要素及重要载体,应该加大对甲骨文的宣传。同时,古文字专家、考古学家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特定的历史问题,宣传阐释中华文明。”
“字”源其说
甲骨文中有“冬至”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东宝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再过几天,我们就会迎来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
古人对冬至很重视,冬至是一个较大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否有“冬至”一词呢?让我们到甲骨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在甲骨文中,‘至’字作,像箭矢形倒置,且在箭镞部位加一短横,意为射中目标,以此来表示‘到达’的意思。”古文字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武亚帅告诉记者,在商人的时序观念中,只有春、秋两季,并没有夏、冬两季。
武亚帅介绍,“冬”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夂”在甲骨文中作,像绳子两端打结,表示终结,这是“终”字的表意初文。
在两周金文中,“夂”字作、、、诸形,后来由于读音相近,假借为冬季之“冬”,而表示终结的字形加上了糸旁,如此一来,“冬”和“终”两个字就各有所用了。
因为冬天是一个时节且天气寒冷,故又在字形上增加意符“日”或者冰(仌),分别作、,后一类字形至隶书阶段作,这也就是楷书“冬”的字形来历。
“而在商代甲骨文中并没有‘冬’这个词,也仅用来表示‘终’。因此,在商代的文字系统中没有‘冬至’一词。”武亚帅说。
西北大学教授韩养民在《冬至别名考》一文中介绍,冬至起源久远,从文字记录来看,初名“日短”。这一名称在先秦著作《尚书·尧典》中留下了记录。
在该文中,韩养民引用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论述“《尧典》四仲中星之年,盖殷末周初之现象也”,并指出“日短”是殷末周初冬至出现的最早名称。
“随着天文观测、占星术的发展,先民感知到,在‘日短’这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是殷末周初人们在观测天象中初步形成的节气观念。”韩养民写道。
那么,在现存的甲骨文实物中,是否有关于这一节气观念的记录呢?长期从事商周考古和天文考古研究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武家璧在《殷墟花东“至南”卜辞的天象与年代》一文中给出了答案。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第290片记载了一次占验日出的过程,整理者认为这是殷人观察天象的珍贵记录,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关于冬至日出的原始记录。”武家璧在文中指出。
文章介绍,该甲骨卜辞记载了一次日出“至南”的现象,按照发问和记事顺序,四句释文分别是:“癸巳卜:自今三旬又(有)至南?弗霝?”“三旬亡(无)其至南?”“二旬又(有)至?”“乞(迄)日出,自三旬迺至。”
武家璧根据卜辞的大意,断定其中的“至南”不是指一般的到达南方或者偏南,而是指日出方向所能到达的“南之至极”,也就是文献记载中的“日南至”,即“冬至”。通过实测确定“日出至南”在三旬之首“甲子冬至”,还通过查表得到符合这一天象条件的绝对年代是公元前1249年,为商代武丁时期。
“这是目前已知最早测定冬至日的记载,为研究上古历法由‘观象授时’向‘推步制历’过渡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武家璧在文中写道。
文物小档案
“马危”折肩尊
插图/王伟宾
出土于殷墟大司空遗址M303墓葬。因墓中多数青铜器都带有铭文“马危”二字,故名为“马危”折肩尊。肩部饰有三组精美的牛首,腹部对应牛首各饰一组兽面纹。这件青铜器物出土时有大量保存较为完整的短梗南蛇藤植物枝叶覆盖在器物口部,枝叶颜色为浅褐色,叶片构造特征依然清晰可见,这在殷墟考古发掘中是极为罕见的。
甲骨文双语小学堂
甲骨文“春”字,左边的上下是草木,中间是日,表示温暖的阳光滋润草木生长;右边的实际上是“屯”的甲骨文,表示春天到了,种子破土发芽。金文和小篆构字部件位置发生了变化。“春”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引申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TheoraclebonescriptformoftheChinesecharacter“春”(chūn)showsthatthetopandbottompartsontheleftsiderepresentgrassandtrees,respectively,withthe“日”(rì)symbolinthecenter,signifyingthewarmthofthesunnourishingplantgrowth.Itsrightsideisderivedfromtheoraclebonescriptformof“屯”(tún),symbolizingthearrivalofspringandthesproutingofseeds.Later,initsbronzeandsmallsealforms,thearrangementofallthecomponentswasaltered.Initially,thecharacter“春”referredtotherootingandsproutingofseeds,andgraduallycametorepresentthefirstseasonofayear.(文字翻译童林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