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城市之间的友谊如同桥梁,连接着不同文化和人民的心灵。衢州市与美国雷德温市的友谊之树,历经30年的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段跨越大洋的友谊,不仅是两地人民心灵相通的见证,更是国际友好合作的典范。
今年,衢州市与美国雷德温市迎来了建立友好姐妹城市30周年的纪念。在过去的一年里,两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通过举办纪念展览、教师互派、文化交流和民间互动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加深这段跨越世纪的友城关系。
两市之间的友好往来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未来希望的播种。让我们走进这段非凡的友谊之旅,回味那些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的动人瞬间——
01
一段历史的回响
今年10月,衢州市与美国雷德温市的友谊之树再次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两市建立友好姐妹城市30周年之际,衢州市友好代表团跨越大洋,赴美开展文化交流,延续这段跨越世纪的友城关系。
本次访美,代表团除了为对方学生特制了扎染围巾、陶瓷器具等纪念品,还带去了一份特殊礼物——《友谊地久天长》《我们在衢州见》纪念册。
“衢州与雷德温的友谊,源自80多年前硝烟。希望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能代代相传!”作为纪念册编委成员和本次访雷徳温市代表之一的潘宇相告,这两本纪念册结合历史资料,图文并茂,中英文结合,梳理了从“杜立特行动”的那段历史,到衢州与雷徳温市政府交往、教育交流、艺术交融等大事记和动人故事。
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队杜立特中校奉命率16架飞机轰炸日本东京,这就是传奇的“杜立特行动”。当时,衢州百姓不惧惊险、施以援手,救助执行任务后迫降的美国飞行员,这段历史成为了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在“杜立特行动”50周年之际,雷德温市市长表达了与浙江省某个城市结对的愿望,最终选择了衢州市,于1994年10月双方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揭开了彼此交流合作的新篇章。从此,两座城市成为了命运共同体,真诚共融、携手共进,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合作。
02
交流产生思想碰撞
潘宇曾在2018年赴雷德温市开展为期一月的艺术家交流活动。本次作为代表团成员二次到访,他感触颇多:“我们了解两地文化差异,汲取有益养分,传播本土文化,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洽谈,作为个人也产生了许多思想碰撞。”
雷德温艺术家展示衢州在美交流艺术家的扎染作品。
在拜访明尼苏达州立东南科技学院时,潘宇观摩了学校的乐器修复专业,作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他联想到本校的木工、陶艺等实训室拓展精进的方向。在参观雷德温市百年鞋厂红翼鞋业时,看到匠人们用精湛手工技艺制作工装靴,潘宇认为,“在机械化水平突飞猛进的当今,老手艺依然非常有价值,就像我们非遗手艺的传承和发展。”
雷德温市掩映在密西西比河上游风光如画的河谷峭壁之中,全市人口约1.6万,面积约104平方公里。了解当地轻工制造业和商业文化时,潘宇认为,“我市的一些小微企业可与雷德温市开展交流合作。”
雷德温城市很小,却不失精致。“我们住的旅馆是一栋100多年的老房子,非常有特色,推窗便是密西西比河宁静优美的景色。一个城市的发展,古树和古建筑保护应该走在前面。”潘宇感慨。
雷德温城市安宁祥和、民风淳朴,市民性格温和、热情好客,潘宇说,“两座城市30年交往,民心相通,特别是让他们对拥有悠久历史又处于高速发展的衢州充满兴趣。”
03
艺术与文化的交融
艺术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衢州市与雷德温市在2002年启动了互派艺术家交流项目。今年2月,衢州市与雷德温市建立友好城市30周年暨艺术家交流20周年纪念展在雷德温市安德森艺术中心举行,展出了两地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成为两市文化交流的亮点。
今年访美,还有个特殊的环节,代表团与到过衢州的雷德温市民会面,他乡故知,异地熟人,相谈甚欢。
两地艺术家合影。
纺织艺术家唐·艾瑞克森是雷德温市第一位派往衢州驻地创作的艺术家。说起20多年前的往事,他记忆犹新:“我一直想念我在衢州的朋友们和2003年10月的衢州之旅。我在漂亮的明代画室里创作,但有时会想在衢州的街巷中穿行,而不是仅仅进出那间画室。”
艾瑞克森说他喜欢搜寻中国绣花丝绸,或者在寺庙里听佛经吟诵、品香火的味道,或者和朋友一起在孔氏南宗家庙喝茶。“我感谢衢州的邀请,也欢迎衢州艺术家来雷德温。”
作为美籍华裔的姐妹城市委员会主席彭涛,多次来到衢州,他说衢州是他的第二故乡。彭涛自掏腰包,请代表团在雷徳温市吃了一顿中餐,以中式礼仪尽地主之谊。一场聚会让大家相互感受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艺术家们相互往来,在探索中前行。”彭涛认为,艺术家有共同的艺术语言,无论文化背景如何,他们总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交流,碰撞出文化火花。
在这次访问中,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须实与雷德温市安德森艺术中心执行和艺术主管斯蒂芬妮·L·罗杰斯进行了会谈,探讨中美艺术家交流项目的重要意义。
前不久,徐须实收到斯蒂芬妮的来信,说他们在办公室展示了衢州送去的陶瓷艺术品和书籍,以纪念彼此之间的友谊。“在我们庆祝数十年的友谊和交流之际,安德森中心期待延续这个项目,以增进我们两个国家、两个城市和两个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学习。”斯蒂芬妮说。
此外,明尼苏达州立东南科技学院校长玛莎-丹尼尔森也给徐须实来信,感谢衢州为他们带去的精美礼物。他表达了自己对两校以及姐妹城市之间的合作充满热情,并且很乐意探讨两校未来的合作方式,让师生受益。
04
合作让两地跨越鸿沟
自1995年9月,衢州市与雷德温市正式开展教师交流项目至今,两城互派教师,共有27位中学教师和3位大学教师到对方城市学校开展教学,深化了两市的教育合作。
这项教师互派项目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誉为“中美交流”典范,其中,雷德温市选派的4位教师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西湖友谊奖,衢州市选派的教师均获得雷德温市政府颁发的荣誉市民证书。
2018年以互派教师身份访间雷德温的衢州风华学校教师余传武回忆,在美期间,几位寄宿家庭成员对他关心备至,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带他外出参观游览、观看演出和体育比赛,甚至是走亲访友,参加家庭聚会。
余传武认为,中美两国虽然历史、文化、国情不同,但人民心灵相通。30年来,两座姐妹城市为促进两国两地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付出了诸多努力。
衢州二中教师余唯贵曾于2017年到雷德温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教师互换交流活动。他深刻感受到雷徳温市民对一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客人所展现出的热情、友好和好奇,也切身感受到中美文化的差异。“当然,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只要我们心怀善意去交流,必能跨越鸿沟、消除误解。”
让余唯贵印象深刻的是,在雷徳温期间,他曾被邀请去电台做直播,主持人是一位和蔼的老太太。当主持人询问余唯贵中国的环境问题时,余唯贵向她展示了家乡衢州的照片,并告诉她,中国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05
两城之交奠基国际理解教育
1994年,衢州市与雷德温市结为友好城市后,在衢州二中任英语教师的潘志强被推选为两地首位互派交流教师,此后又3次前往雷徳温访问交流,在衢州接待过数位来自雷徳温的互派交流教师,翻译过很多充满两地文化交融的信件、文章。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潘志强将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的经验融入了国际理解教育,他带头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能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人才,衢州与雷徳温互派项目就是为了奠基。”
雷德温市代表团参观衢州二中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
“这些年来,出去的老师讲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每位国际友人回国后积极宣传中国、宣传衢州,热切、真实地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己在华的所见所闻以及切身感悟。”潘志强说,就如美籍教师戴茜·霍夫回国后频频受邀介绍在中国的感受,连续演讲31场,在当地掀起一股“中国热”“汉语热”。不少外教回国后带着家人和朋友回访,有的主动申请延长留校任教时间,有的还第二次、第三次申请来衢任教,让学校洋溢着浓浓的世界情。
11月15日,在浙皖闽赣“杜立特行动大救援”历史研究成果交流会上,作为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特邀顾问的潘志强,向衢州市博物馆捐赠了35件中美友谊相关史料。此前,他就已捐赠过数十件相关史料。潘志强认为,“‘杜立特行动’的故事作为两城交好的基石,需要经常被分享,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不断寻找创新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
这些史料,记述着30年间,衢州、雷德温两市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衢州建设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在潘志强看来,衢州、雷德温两市的友好往来需要一代代年轻人延续,需要民间相亲,“多来往、多交流,中美两国的年轻人都应该知道这段历史,只有铭记历史,才会珍惜友谊,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