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雪龙2”号12月19日电(记者黄韬铭)从南极越冬回来后,胡红桥梦里偶尔会出现一条小小的水沟。
镜头拉近,水沟放大,渐渐变成雪白冰原间一条弯弯曲曲的水道。一艘载着物资的小艇小心翼翼地穿行其间,时不时调整航向,躲避漂流而来的碎冰,绕开可能侧翻的冰山。水路尽头,就是南极。
“早期条件有限,考察站的部分物资需要通过小艇运送。”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胡红桥回忆道。彼时没有无人机遥感航拍,河道情况只能靠肉眼分辨,慢慢探索。短短几公里的水路,有时要十几个小时才能走完。
从梦中回到现实。如今站在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的驾驶台往下看,苍茫冰原间雪地车来回穿梭,直升机呼啸腾空,一箱箱物资不断从船上快速运往中山站,卸货作业如火如荼开展着。
科考破冰船变身“摆渡船”
为啥要大费周章地把物资运到“世界尽头”?
南极大陆面积广袤,大部分区域天寒地冻、冰封雪裹。恶劣的自然条件无法为常年驻守其上、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几乎所有后勤保障和科研物资都依赖外界输送。
以中山站为例,即使是在南半球夏天、南极考察的“黄金季节”,南极大陆边缘仍有层层坚硬海冰“守护”,科考船很难直接到达站区陆地附近。运送物资时,必须一路破冰,尽可能到接近中山站的位置,再通过雪地车或直升机“送货上门”。
卸货,也是一门技术活。
冰情年年不同,天气说变就变,南极很多现场情况无法提前预知。于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开展卸货,有时需要临场应变。
今年正是如此。“原计划是破冰能力强的‘雪龙2’号为载货能力强的‘雪龙’号引航,破冰到接近站区的预定位置后两船开始卸货。”“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说。“但由于冰情严重,我们短时间内无法将‘雪龙’号引航至预定卸货点。”
为保障后续任务顺利推进,考察队迅速调整卸货方案,首次将“雪龙2”号作为“摆渡船”,创新物资转运方式。
“把‘雪龙’号上部分中山站急需物资,以及后续考察任务所需物资转运上船后,‘雪龙2’号单独破冰至预定卸货点,再通过雪地车将船上物资运到中山站。”胡红桥说,“雪龙”号上其余物资则直接由直升机吊挂运送上站。
南极,难极
“雪龙”号就在前方不远处,但一道道凌乱坚硬的冰脊横亘于前。
12月3日,先期到达预定卸货点,完成倒箱作业、预留出装载空间后,“雪龙2”号折返前往“雪龙”号停泊处,准备在汇合后开展两船间的物资转运工作。但没开出多久,就遇上密集乱冰区。
“这片乱冰区大概有18公里长,大多是冰山脱落下来的冰块,密集度高,硬度大,最厚的大概有4米。”“雪龙2”号大副祝鹏涛手持望远镜,神色凝重。
除了坚冰,厚雪也是前行的阻碍。“船加速往前开,巨大的冲击力撞到松软的积雪上,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出。”“雪龙2”号二副屠佳说。
倒退,前进,倒退,前进……
驾驶员三班倒,操纵着船一次次进行冲撞式破冰,一点点往前拱。有时收效甚微,只能通过仪表盘上跳动的纬度数字来判断前进的距离。“最难的时候,航道内密布碎冰与积雪,船被卡住,很难动弹。”“雪龙2”号三副杨凯说。
功率调大,动力拉满,尝试全负荷倒退;把压载水往船艉水舱调,尽量翘起船头;使用消防水和冷却水连续对两舷冰缝冲水融冰;使用水下机器人探测船底冰情……船长和大副守在驾驶台指挥,驾驶员也一起出谋划策。
“我们用无人机查看四周冰况,把水舱内的水温调高,多措并举,争取尽快与‘雪龙’号汇合。”肖志民说。
极昼的阳光在舷窗外亮了一夜。
“冰碎了!”随着一声兴奋的惊呼,大家精神为之一振。使出“十八般武艺”后,“雪龙2”号终于破出坚冰,继续行驶。12月7日夜,“雪龙兄弟”再次会面。
南极,不再难及
“雪龙2”号水手长付耀奎右手拿着对讲机,眼睛紧紧盯着吊车缓缓举起的集装箱。“往左来点,慢些,好,下。”在他简短有力的口令指挥下,又一个写着“中国南极考察队”字样的集装箱稳稳当当地放到船上。
水手陈栋彬和鲁亚雄敏捷地爬上箱顶,解开钢丝吊绳,同时向操作吊机的水手竖起大拇指,示意已经拆卸完成。接着,吊臂移向另一侧,继续吊运下一个集装箱。
紧张有序的转运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夜。“雪龙兄弟”汇合后,经过近11个小时奋战,“雪龙2”号共从“雪龙”号上转运17个集装箱,约280吨物资。12月8日,“雪龙2”号单独出发,破冰抵达预定卸货点。顺利把转运的物资运送到中山站后,再度回到“雪龙”号附近。
任务完成,付耀奎总算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顶着严寒和风雪,连着两个晚上在甲板高强度通宵作业,他的声音已略带沙哑。“在南极工作就是这样充满变数。但只要坚定信心,沉稳应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12月10日船时21时许,在破出航道、协助“雪龙”号重新调整船位后,“雪龙2”号正式向“雪龙”号告别,奔赴下一程。雄浑的汽笛鸣响,船缓慢而坚定地往前行驶。船舷旁剔透的海冰被挤向两侧,船后则留下一条深黑色水道。
世界尽头不会主动向我们走来,但我们可以向它走去。
如果没有路,那就破出一条。南极再难,也终能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