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省竹产业发展,浙江省发改委等多部门日前联合出台《浙江省“以竹代塑”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各级政府单位、公共机构、大型国企在办公、会议、食堂等场景依法应选尽选“以竹代塑”产品,更新换代时依法优先选购“以竹代塑”产品等,这对于竹产业发展而言,无疑是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在竹林资源面积20万亩以上且年亩均产出1500元以上的16个竹产业重点县建设一批初级加工小微园,辐射周边区域。龙游作为其中一个重点县,眼下正在加速推进位于庙下乡的龙游全竹绿色循环产业园建设,加快竹产业入园集聚发展,实现周边竹资源全利用。12月13日,记者探访该园区了解到,目前共有5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入驻,实现竹加工过程中废料资源化利用的炭气联产项目也在加速推进,预计明年3月就可实现绿色循环生产。
竹加工企业陆续入驻
记者漫步于龙游全竹绿色循环产业园,宽阔的道路两旁矗立着一座座冷色调的标准厂房。浙江环发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庆说:“目前,我们园区拥有10个建筑单体,其中5个是原竹加工单体,设有10个加工车间,每个车间能够满足日加工50吨至60吨毛竹的企业需求。”该园区占地97亩,自规划之初便定位为竹产品初加工企业的集聚地,目前已有5家企业入驻,其中部分企业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步入一个加工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自动破竹机精确挑选竹材,确保每一片的厚薄要恰到好处,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效益。20多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经过一系列工序,翠绿的竹材被转化为可用于地板加工的竹条。
“我选择龙游是因为这里竹资源丰富,还有就是园区提供‘拎包入驻’的便利条件,非常方便。目前企业试生产了十多天,日消耗的毛竹原料大约在三四十吨。”来自丽水市的傅林松,从事竹制地板条生意十多年,近年来他发现毛竹需求增长,非常看好行业发展。由于家乡受资源限制,他决定在龙游扩展业务,计划明年增加租用生产车间,预计日消耗毛竹将达100多吨。
竹筷、户外地板、竹丝……走在园区内,记者可以看到各种竹加工企业集聚生产,还共用部分资源,整个环境整洁有序。
“目前,不仅前端加工企业积极与我们接洽希望入驻园区,后端精加工企业也纷纷前来洽谈合作。”浙江环发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卫雄表示,预计整个园区每年将利用约15万吨毛竹,而龙游县竹林面积约40万亩,绝大部分都在庙下乡及溪口镇附近,能大大满足这一需求。园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将解决毛竹下山难的问题,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我们园区是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的首个全竹绿色循环产业园。”马国庆介绍,园区不仅实现集聚发展,改变了以往行业低小散乱发展的情况,更关键的还在于废料循环利用的模式。
据了解,碳化和烘干是竹子加工的关键步骤,可提升硬度和抗菌性。然而,传统碳化和烘干方法会产生污水和废气。此外,前期竹材加工环节也会产生约40%的废料,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庙下乡曾有300多家小型竹制品加工厂,竹产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但这些工厂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和低效率问题。自2014年起,县乡两级政府开始整治竹加工行业,关闭了上百家工厂。
为达成绿色循环发展的目标,浙江环发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在龙游全竹产业园探索竹生物质气化热解多联产系统废气废水污染物防治技术,并取得了突破。2023年,该项目获评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之一。简而言之,其中一项科研成果就是利用废弃物热炭联产技术,重点转化废竹料为炭,并有效回收加工余热,应用于碳化和烘干工艺,促进了竹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项目进展如何?记者看到,目前,园区的碳化烘干车间内,烘干房、蒸汽管道等设备已安装完成。制炭车间内,用于加工机制竹炭的分布式机械热解炭化窑正在建设中。
马国庆介绍,等明年3月分布式机械热解炭化窑建成,炭气联产项目将启动,届时将回收园区初加工产生的废竹料,用于生产烧烤和取暖用的机制竹炭,预计每年能创造1.5万吨机制竹炭的经济收益。同时,产生的余热足以满足加工企业产品碳化和烘干加工的需求。此外,废水提取的氧化剂,用于竹粉氧化,将提升烧烤炭质量。
“‘以竹代塑’受到广泛关注,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马国庆表示,接下来,园区在确保园区初加工环节良性循环的同时,会逐步推进深加工循环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