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人参产业规模化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农民增收致富产业之一。敦化市是省级非林地人参生产示范基地县、绿色人参生产示范基地县、人参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敦化人参”于2022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24年,敦化市园参留存面积为7.5万亩,占全州的75.8%,约占全省的25%,产量8636吨,产值5.7亿元,留存面积、产量均列全省第一。其中,人参留存面积5.14万亩,产量5496吨,产值3.63亿元;西洋参留存面积2.36万亩,产量3140吨,产值2.07亿元。自2016年皆伐林地不再审批参地指标,敦化市人参种植模式从传统伐林栽参向农田非林地栽参转变,目前基本实现了非林地种植,重点集中在青沟子、黑石乡、大石头镇、江南镇、额穆镇等5个乡镇,雁鸣湖、官地等具有大面积宜参非林地资源优势的乡镇,人参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在营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120余个、参农2000余户,尤其是近两年去黑龙江种参的农户陆续返乡,外来种参户逐年增加,2025年预估外来种参户将达到30%~40%左右。另有林下参种植面积2.5万亩。
敦化市人参种植种类分为人参和西洋参两大类,人参品种多为高丽参、大马芽、二马芽等,西洋参为引进外来物种自繁混杂品种,2022年,敦化润绿选育的“延参1号”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填补了敦化市人参品种领域的空白。目前,全市有延参1号、延丰1号、吉美1号3个优良品种人参种植基地,参王植保公司2025年将在敦化市建立“延丰1号”“延丰2号”良种繁育基地各100亩,种子产量可达10吨,进一步推进人参优良品种培育。
敦化市严格把控质量关,2020年至2024年以来,人参、西洋参抽检无不合格产品;2024年,有48万平方米参地人参通过欧盟抽样检测,553项检测指标全部合格,17万平方米参地人参认证国内有机食品,检测30余项指标100%合格。
近年来,敦化市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目前在农垦特产总站备案的人参初加工合作社及个人共27个、精深加工企业14家,其中,敖东延边药业、敖东酵素公司、敖东世航药业、敖东健康科技、吉林华康药业、吉林瑞隆药业、东北亚药业、润绿公司等8家规上人参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200吨左右,产品主要有人参口服液、龟芪参口服液、人参酵素、人参片、人参粉、红参片、人参蜜片等,全市人参产品覆盖食品、药品、保健品领域,品系78种,产值16.5亿元。
目前,敦化市人参(鲜参)70%左右运往抚松万良市场销售,15%左右在田间地头由药企、商贩收购,15%左右内产内销。2024年,敦化市电商零售额达3.09亿元,文旅业收入5.33亿元,全市人参三产产值27.9亿元。有6个合作社约980亩人参种植基地被认定为省级“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6家企业27个人参产品获得“长白山人参”区域公共品牌授权许可,1家合作社获得欧盟有机认证,1家企业获得国内有机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