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杨雅婷徐如风房贺军谢浪赵波
红云漫卷源深处,韶山北隅藏古韵,云源村静卧于韶山市杨林乡之陲。罗仙寨里绿意盎然,层林尽染;报恩寺内农民运动,旧迹犹存。如今的云源村,盘活资源、发展产业,不断拓宽增收“路子”;干群一心、踔厉奋发,以最大的向心力谱写着一副景美、民富、人和的现代化乡村“景致”。
产业长廊。
近年来,在韶山市农村农业水利局、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等部门和领导班子的关怀保障下,云源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关键,开展党员干部先尝试、先发展、先致富,带动周边群众跟着走、学着干、共致富的“路子”,实现村民“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20万元增加到2024年预计达50万元,获评韶山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单位、杨林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党群服务中心。
春种一粒谷,秋收万颗实,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曾经的云源村田少山多,且存在“非农化”“非粮化”及农田抛荒现象。对此,云源村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耕地抛荒治理。通过建立抛荒耕地管理台账,制定复耕复垦方案,与村民、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另外,对可修复水田,积极组织水稻种植;不可修复旱地,则改种红薯等杂粮作物,稳稳打出保粮与治荒“组合拳”。
水稻种植。
同时,云源村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的灌溉安全。在云源村麻园组,村上出物资、村民自发筹工筹劳,共同修复了一条惠及30多亩田地的灌溉渠道,解决了粮食灌溉旱时无水、涝时淹地的难题。而像这样的水利修缮,云源村以干群合作的新模式已完成水利设施“新陈代谢”20余处,保障粮食灌溉安全的同时带动村民投工增收。如今,这一条条凝聚着干群合力、惠及民生的灌溉渠,已然成为云源幸福生活的源头活水。
高标准农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特色是灵魂。云源村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地,轮作套作特色作物。“甘蔗林中笑声多”,通过种植高产优质特色甘蔗,每根10元,每亩可增收近万元;轮种冬闲大棚蔬菜,繁育辣椒、黄瓜、丝瓜、茄子等菜苗,每个大棚可实现收益3000-4000元;此外,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农业”,种植近两百亩原料作物,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15万元。
甘蔗种植基地。
蜜薯甘饴,眼下正是薯收之际。今年,云源村的钟尚武、刘家法又种植了30余亩蜜薯,且实现亩产6000多斤,家中蜜薯已“堆积成山”。加工、销售、变现,将红薯加工成红薯粉广销惠州、广州等地,每公斤30元,供不应求。而在云源村,像这样从事红薯与其他经济作物套种的农户已有10余户,特色种植、轮作套作、加工提质,可实现户均增收6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12万元。
红薯丰收。
轮作生金,甘饴共飨。今年晚稻收割完毕后,肖四平夫妇又种上了近20余亩香芋,预计亩产可达3吨,按“订单生产”合约销往江西等地。除了个体农户,村上也加大招商引资。今年春节,云源村与湖南博尧商贸有限公司签约香芋种植及加工项目,总投资达200万元。从蜜薯的甜糯、甘蔗的清甜,到蔬菜的翠绿、香芋的细腻,一个个“小而美”的特色产业成为推动云源村多方增收的关键引擎。
香芋种植基地。
困难户变身“鸡司令”,养鸡也能闯出致富路。走进云源村一座静谧的山坳里,“隐藏”着面积约220平方米的鸡棚——这是村民周运平的“好运养殖场”。2020年,困难户周运平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开始接触并学习养殖技术。如今,好运养殖场已颇具规模,养殖鸡苗3万只,年收入可达18万元,并与收购方签订了15年的合同。
蛋鸡养殖。
除开周运平,云源村还有7户同类养鸡大户。“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便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引进的“肉鸡代养”产业。通过外地企业承包鸡苗、饲料、兽药和技术,农户自建场地、投工投劳。每户每批饲养1万至2万只,两年可实现7批,而每只鸡可得2元的纯收入。特色产业展新颜,大户养鸡已然成为村民们增收共富的新渠道。
好运养殖场。
有好产业,才能带好农民就业。蘅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工业集装袋、编织袋的企业,经由云源村党总支书记汤治军精心策划,2021年该公司顺利引入云源村。至此,昔日闲置的厂棚焕发新生,每年增加2万元租金收入的同时,为村中近20位妇女提供就业岗位。此外,凤形老村部场地也将迎来蜕变,一特色食品公司即将入驻办厂,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至8万元。
村党总支书记汤治军介绍蘅祥公司情况。
随着“家门口”就业人数增多,农民工权益也要有效保障。2022年,云源村农民工工会委员会正式成立,积极开展电焊、月嫂等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搭建提升自我的平台。此外,云源村党群服务中心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提质改造之旅。通过设立“党员服务站”、规范村务公示栏、建设谈心谈话室等举措,群众诉求迅速响应,村域治理井井有条,真正实现了村民心安、幸福足。
驻村第一书记赵波介绍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开展“三边”绿化工作,种植红叶石楠、桂花等近600株,绿化道路达7.1公里;推行“每周一活动、每月一讲评”保洁员模式,提升保洁员自主性,“房前屋后+道路清洁”分工明确。一家一景,户户皆美,云源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获得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好”村、韶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美丽屋场。
“我们将重点加强村“两委”建设,增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选准做强符合村情的特色产业,稳健增收步伐,加强村域治理。”驻村第一书记赵波表示,有信心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最大地凝聚干群“向心力”,绽放出蓬勃向上、繁荣兴盛的崭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