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刘文君摄影报道
2024年前三季度,巴中市实现GDP增长6.2%,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固投增长8.3%、社消零增长6.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7%、地方税收收入增长11.1%。这些关键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体现了巴中市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
发布会现场
12月20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巴中专场上,巴中市相关负责人围绕“3个转化”深入解析了当地如何依托油气资源、农特产品和生态优势,通过深度转化实践,为巴中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油气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作为资源富集之城,巴中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石墨、霞石、白云石等矿产资源。特别是在四川盆地满盆气、半盆油格局中,巴中石油、天然气矿权面积覆盖全市81.7%的地域,石油资源量25亿吨,已探明储量150万吨,预计2030年探明储量1.86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4万亿方,已探明储量1461亿方,预计到2030年探明储量达到5000亿方。
“油气资源是巴中最具潜力的优势资源。”巴中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巴中致力建设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川东北能源化工生产基地,加快构建1000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在勘探开发方面,巴中与中石油、中石化深度合作,目前全市石油、天然气已累计布井86口,日产石油45吨、天然气110万方,特别是位于平昌县的中石油平安1井日产油90吨、天然气11.5万方,这是四川石油勘探历史性突破的重要标志。计划到2030年,巴中将新布井141口,届时将年产石油41万吨、天然气50亿方。
在转化利用上,巴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动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其中,巴中加速推进天然气转化利用,已建成华油中蓝30万吨LNG生产项目,这是西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LNG项目;通江95万千瓦燃气发电工程将于明年10月建成投运。
“巴中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巴中曾口-金堂化工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前瞻布局天然气制乙炔、丙烯、制氢、提氦等项目。”巴中市相关负责人说道。
农特产品转化为经济优势
巴中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种质资源丰富。当地有被誉为“亚洲第一羊”的南江黄羊,全国第56个地方黄牛品种——空山牛,被誉为“平民燕窝”的通江银耳,还有川茶佳品——巴中云顶,是“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天然富硒茶之乡”。
“我们推行了种养循环生态种养模式,坚持标准化生产,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持续推动巴中特色生态农产品品质提升。”巴中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发布实施地方标准23项,认证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9%以上。
在具体产品上,巴中还把通江银耳做成了面膜,把巴山魔芋制成了零食,把长赤翡翠米打造成了走俏的伴手礼,许多“巴中产、巴中造”火爆“出圈”,并以其优良的品质收获了消费者的点赞。
为让巴中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俏国内”“走向海外”,巴中还申请注册了公用品牌“巴食巴适”,近年来通过西博会、农博会等平台展示,“巴食巴适”已吸纳20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成品牌旗舰店、连锁店、授权店近150家,品牌价值达到了124亿元。
巴中还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以农高区规划建设为牵引,深耕特色食用菌、生物育种、高端肉制品等产业赛道,全产业链发展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青峪猪、山地梅花鸡、巴中云顶茶、通江银耳等六大主攻单品。现在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全省农区第2位、肉羊饲养量达到全省第6位,建成了四川最大的高山富硒茶产业基地。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巴中位于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巴片区,是国家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那么,巴中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呢?
“我们建立了全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巴中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体系为一项核算标准、一套统计报表、一份核算报告、一个核算平台的“四个一”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采集13个指标,从2022年起每年生成发布全市生态产品总值GEP,2021年度为2010亿元。
同时,巴中还建立“生态占补平衡”机制,与项目环评、能评同步开展生态产品总值影响评估与修复方案设计,实现全市生态产品总量动态平衡,实现了生态产品总值可核算、可运用、可变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碳交易领域,巴中成功开发全省首个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搭建了“碳惠巴中”交易平台,实现了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一体化管理;建立碳普惠互认机制,第十九届亚运会浙江金华赛区向巴中采购碳减排量1.3万吨。
此外,巴中推行碳汇、义务植树、司法、会议活动联动模式,建成首期生态修复基地500亩,其中司法补偿碳汇交易29笔。
提到下一步的打算,巴中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巴中将继续深化产业升级、绿色经济探索和资源转化,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