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丁鸡作为一种体型小巧、肉质鲜美且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特种家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然而,在冬季,由于气温骤降、气候干燥等因素,芦丁鸡的生存和生长面临着诸多挑战。做好芦丁鸡场地的冬季管理,落实好防寒保暖措施,对于确保鸡群安全越冬、维持良好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与一些大型家禽相比,芦丁鸡的体型小,抗寒能力弱,这就使得芦丁鸡冬季管理有着独特的要求和侧重点。
防寒保暖是芦丁鸡冬季管理的首要任务。与常温环境下相比,芦丁鸡在寒冷的环境中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这就要求养殖户要为其提供温暖舒适的栖息环境。首先,鸡舍的保温性能至关重要。可以对鸡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修缮,填补屋顶、墙壁、门窗等部位的缝隙,防止冷空气的侵入。选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如泡沫板、棉帘等,对鸡舍进行适当的包装和覆盖,能有效提高鸡舍的保温效果。例如,在一些养殖户的经验中,给鸡舍加上厚厚的棉帘,白天打开通风透气,晚上放下挡住寒气,能使鸡舍内的温度比外界高出不少。相比之下,那些没有做好保温措施的鸡舍,芦丁鸡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出现打蔫、食欲不振等情况,严重影响生长和健康。
在保暖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鸡舍的温度也是一项关键工作。冬季芦丁鸡适宜的舍温应保持在 15 - 20 摄氏度。为了维持这一温度范围,除了做好鸡舍的保温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加热措施。比如,可以使用暖风机、红外线灯等设备进行局部加热。通过科学合理地调节加热设备的功率和时间,使鸡舍内的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出现。一些养殖户在冬季为了节省成本,不舍得使用加热设备,使得鸡舍内温度过低,芦丁鸡因寒冷应激而生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那些注重温度控制的鸡场,芦丁鸡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长,抗体水平较高,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
在保障温度适宜的同时,还要注意鸡舍的湿度调节。冬季室内空气通常比较干燥,芦丁鸡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一般来说,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60% - 70%。养殖户可以通过在地面洒水、安装加湿器等方式来增加空气湿度。但同时也要防止湿度过高导致垫料潮湿发霉,引发球虫病等寄生虫病的发生。对比湿度适宜和湿度不适宜的鸡场,前者芦丁鸡羽毛光滑、精神饱满,后者则可能出现羽毛蓬松、生长缓慢等问题,而且患病几率也大大增加。
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确保芦丁鸡安全越冬的重要环节。冬季芦丁鸡的采食量会相对增加,这就需要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保证营养的充足供给。与春季和夏季相比,冬季饲料的能量含量应适当提高,增加玉米、麸皮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芦丁鸡在寒冷季节的营养需求。例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抗氧化剂,可提高芦丁鸡的免疫力,增强其对寒冷环境的抵抗力。此外,要注意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做到定时定量投喂,避免饲料浪费和消化不良。一些养殖户在冬季没有重视饲料营养的调整,仍使用常规的饲料配方,导致芦丁鸡生长缓慢,体重下降,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另外,冬季的饮水管理也不能忽视。虽然芦丁鸡的饮水量相对采食量来说较少,但干净、清洁、适宜温度的饮水对其健康至关重要。与常温饮水相比,冬季应提供温度稍高一些的饮水,一般保持在 30 - 40 摄氏度左右,这样既能保证芦丁鸡的饮水量,又能减少因饮水温度低引起的应激反应。同时,要注意饮水设备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在饮水中滋生传播。不重视饮水管理的鸡场,芦丁鸡容易因饮用脏水而感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疾病防控是冬季芦丁鸡养殖的重点。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如流感、支原体感染、大肠杆菌病等。与温暖季节相比,低温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这增加了芦丁鸡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养殖户要加强鸡群的免疫接种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每只芦丁鸡都能获得有效的抗体保护。例如,在入冬前,对芦丁鸡进行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的接种,可有效预防这些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日常的鸡舍和饲养器具的消毒工作,勤清扫粪便,保持鸡舍清洁卫生。一些鸡场在冬季消毒不严格,导致鸡舍内细菌和病毒大量滋生,芦丁鸡生病后传播速度快,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
对于已经出现疾病的鸡只,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的蔓延。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药物的用量、用法和用药时间。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可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和营养物质。相比患病后拖延治疗或治疗不当的鸡场,重视疾病防控、积极治疗的鸡场,芦丁鸡的健康状况明显更好,养殖效益也更高。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也是冬季芦丁鸡管理的重要方面。除了做好防寒保暖、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外,还要保证鸡舍内的光照条件。冬季日照时间短,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以提高芦丁鸡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一般每天光照时间为 14 - 16 小时,可以通过安装定时器和人工补光等方式来实现。同时,要关注鸡群的密度,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鸡群过于拥挤,造成通风不良和疾病传播。与密度适中的鸡场相比,饲养密度过大的鸡场,芦丁鸡容易产生争抢资源的现象,增加疾病传播的机会。
另外,冬季的环境清洁工作也不能松懈。要定期清理鸡舍内的杂物、粪便和剩料等,保持鸡舍的整洁干净。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保证鸡舍内空气的新鲜。每天定时通风,可有效降低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对芦丁鸡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一些养殖户为了让鸡舍保持温暖而不通风,结果导致鸡舍内空气污浊,芦丁鸡出现呼吸道疾病,生长受阻。
总之,芦丁鸡冬季管理的各项工作都紧密相连,相互影响。防寒保暖、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做好防寒保暖,切实保护芦丁鸡免受寒冷侵袭,为鸡群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营养充足的饲料,同时加强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才能确保芦丁鸡群安全越冬,维持良好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在冬季这个特殊时期,养殖户需要充分认识到芦丁鸡管理的难度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摒弃一些传统的不良养殖方式。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养殖经验,加大投入,改善养殖设施和条件,才能让芦丁鸡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茁壮成长。未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芦丁鸡的冬季管理水平会不断提高,芦丁鸡养殖产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养殖户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用心管理,为芦丁鸡创造一个温暖、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让芦丁鸡这种特色家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味和营养,同时也为推动我国特种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