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日本整体就弥漫着一种“缺米”的氛围。当时的情况可以参考作者文章《》
于是,在这种恐慌情绪下,日本大米价格一路飙升!

根据日本NHK电视台的调查,2024年6月份日本米价大约在2000日元/5Kg左右,大约100人民币左右。但是之后日本米价一路高涨,到了2025年1月份,平均价格在3627日元,大约174人民币。均价暴涨了80%以上!

甚至有些超市,超过了5000日元。这个价格,真的是让人望米兴叹!难以出手。
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也不得不表态,为了应对大米价格上涨,从紧急储备中释放21万吨大米,用来抑制米价。然而,去年大米出现短缺的时候,日本政府一直以“保护农民”为理由,拒绝释放库存大米。现在迫于压力,开始开仓放粮。
有意思的是日本政府干部对这个事情的解释,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笑。

2025年1月31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臣江藤拓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有米,但是被人当作库存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本不缺大米,但是不知道被谁囤货了,想要投机挣钱。
再加上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了日本去年消失了21吨大米的消息,一时间日本全国上下开启了侦探模式,全民关注“到底是谁囤积了大米”。
每次日本出现反常的事情,总是会想到想要甩锅,而中国人往往是他们甩锅的对象。最开始只是在SNS上面流传,一名日本人晒出了和中国人商家的聊天。

上图是日本人的截图,在XHS上看到有人在日本卖米,就通过WX联系,并且将这个事情发到日本的SNS之上进行曝光。

除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日本大媒体也发出了这样的新闻:《囤米的“投机对象” 异业种&外国人参入导致价格高吗 放出21万吨储备米》。

很明显,这里的外国人,指的就是“中国人”。这点在文章中也有体现:中国人很多...在横滨中华街卖的有5公斤包装的米.....
看来这个锅,中国人不背也不行了?

我只想说,人家都是做生意的,日本人能卖,在日本做生意的中国人也能卖!难道在中国就没有做生意的日本人了?从日本的社交媒体到大媒体的言外之意,就是中国人囤积,导致日本大米价格暴涨。
这样的舆论操作,堪称经典:出现问题,政府放风有人囤积。民间调查实锤证据,大媒体转载开始炒作,最终盖棺定论,有人背锅,皆大欢喜!这套路,看着好熟悉......
说中国人囤货,导致大米疯涨,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日本每年有700万吨大米的产量,在日本有82万名中国人,就凭借着这点中国人,能够影响到日本米价?简直搞笑至极。
日本这波大米骚动,持续到今天,完全是被日本政府“作”出来的结果。跟外国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日本政府一直拒绝承认“大米短缺”,推动“囤米论”,这是为了掩盖自身政策的失策!是为了转移日本民众的注意力,绝不是表面上说的那么简单。然而这个事情,却很少有人能够看出来。

上图是日本大米产量的推移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达到了顶峰,年产量有1400万吨,是现在日本大米产量的2倍左右。当时日本并不能消费那么多大米,日本政府对大米采取了“减反政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了防止米价崩盘,保护农民的利益,也是无可厚非。

这个政策的核心是,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其他农作物,并且给予高额补贴。在1980年~2000年间,日本的补贴范围逐步扩大,也导致日本大米产量逐年减低。在这个政策的影响下,日本粮食自给率只有38%。
在不断大米产量降低,粮食自给率降低的背景下,2018年日本政府废除了“减反政策”,改为让市场调节。这种过时的政策,持续到近年才废除,简直匪夷所思!日本农业政策本身,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增加了长期粮食危机的风险。

作者认为,这次日本大米危机的原因,并不是像日本政府说的那样,而是由于其自身政策导致必然结果。农作物的产量调整,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旦固定的农业结构,在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度的变化,这是农民的常识。即便日本2018年废除了减反政策,但是农业结构已经固定,大米的生产量一直下降。然而,在大米需求旺盛的现在,大米产量却一直下降,必然会导致短缺。
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外国人都懂,但很多日本人选择忽视,甚至不愿面对!

日本政府是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其政策的质疑,从而抛出了所谓“投机囤积大米”的论调,不提升产量,反而怪卖米的了?还将这个祸水,引到中国人身上。说实话这个做法真的有违“东方大国”的做法,实在过于LOW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