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小时候流行过很多动漫角色。从饮料品牌“酷儿”到韩国流氓兔、日本趴趴熊、黑白熊、茶犬家族等这些IP风靡一时,如今它们都去哪儿了?让我们逐一回顾它们兴衰史。
酷儿(Qoo)1999年5月28日,酷儿(Qoo)在日本九州地区首次亮相,11月1日全面铺货,作为可口可乐旗下美汁源(Minute Maid)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非碳酸果汁饮料,一经推出便迅速取代了日本市场上的Hi‑C品牌,主打白葡萄、橙子等多种口味,并在麦当劳等饮料机中出现,其蓝色卡通形象凭借“Qoo~”的魔性广告语迅速走红。吉祥物由丸山桃子(Momoko Maruyama)设计,风格活泼可爱。
如今,Qoo依旧在亚洲多地销售,并且不断推出新口味。2019年,为庆祝Qoo诞生20周年,可口可乐日本与韩国女团TWICE合作,推出限量包装及广告短片,迅速引发二次热潮但品牌形象已从“潮流符号”退居为“怀旧标签”。近年,随着Y2K美学复兴,酷儿形象偶尔以复古联名形式重现,例如与潮牌合作推出限量周边,但其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1999年5月8日,韩国设计师金在仁推出了Flash动画角色“MASHIMARO”(棉花糖的日语发音),其白胖可爱却又爱恶作剧的形象,通过无厘头短片在亚洲网络上疯狂传播。角色以其独特的“爱吃、爱捣蛋、少言寡语”性格打动粉丝,Flash动画的低制作门槛也让它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2010年后,流氓兔通过授权商品(如文具、盲盒)和短视频平台表情包“考古”维持存在感。到了2023年,流氓兔依旧活跃于IP授权与跨界合作领域,韩国公司尝试推出3D动画重启计划,试图以怀旧营销吸引成年粉丝,但市场反响平平,显示其难以突破“时代限定IP”的桎梏。
1999年,日本插画家末政光(Suemasa Hikaru)为San‑X设计了“趴趴熊”角色,并于同年推出绘本与文具等周边。1999—2000年间,该系列创造了700亿日元的销售额,名古屋、神户、博多、池袋等地相继开设“趴趴熊屋”专卖店,一时成为社会现象。
2003年拉拉熊(Rilakkuma)面世后,趴趴熊逐渐被后者取代,其衰落主因还有就是内容创新停滞。记得后面玩跑跑卡丁车开熊猫车后,又想起这个角色(没查到有没有联名)。
尽管2018年日本推出《趴趴熊20周年纪念绘本》,但未能唤起新生代兴趣。如今,其形象多见于二手平台的中古玩偶交易,成为小众收藏者的心头好。
茶犬家族(Tea Dog Family)2002年,日本SEGA Toys推出“茶犬”系列挂件,以绿茶、红茶、乌龙茶、奶茶、咖啡和麦茶为主题,柔软的毛毡布质地和多彩的配色,使其成为儿童餐和青少年书包上的热门装饰。
如今该系列已停止大规模生产,现存库存或在网络二手平台上流通。在2021年,肯德基在日本复刻茶犬玩具作为儿童餐赠品,短暂引发“回忆杀”,但未能形成持续热度。
日本创作旗舰公司(San-X)的黑白猪以简约造型与灰调配色成为2000年代初的时尚符号。与同社“轻松熊”等IP相比,其生命周期较短。
虽然San‑X不断推出新IP,但黑白猪依旧在咖啡杯、马克杯、钥匙扣等日用周边中不时出现,并被用于办公与居家场景中,试图将其从“卡通角色”升级为“生活方式符号”,但市场仍局限于设计爱好者圈层。
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IP,如今或转型、或归于小众,却依然在各自的领域留下了深刻印记,成为那个时代的集体回忆。它们的故事,也在新的合作与再创作中被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