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日本人拜访夏衍:给你500辆丰田轿车,请把国宝还给我们

凤军聊文化 2023-06-10 05:06:02

1985年,一波日本人慕名前来拜访夏衍先生,原以为是文学交流,殊不知他们此行的目的竟然是为了一本日本邮票。

虽说在国内夏衍先生收藏的邮票小有名气,可谁都未想到已声名远播到日本了吗?

领头的接过邮票仔仔细细的端详,不停的点头表示认可,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忽然他很诚恳的问夏衍:“先生,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出手这些邮票?如果您愿意,条件我们可以谈一谈。”

夏衍笑着:“好,谈一谈......”望着这本日本邮票,思绪一下子又忆起了当年购票的点滴往事。

中国集邮第一人

众所周知,夏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著书讲课,闲暇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邮票和字画。

他的眼光精准独到,藏品琳琅满目、珍贵罕有,在圈内一直是公认的标杆,连齐白石和启功先生都夸夏衍的家就是个博物馆。

少年时与邮票结缘,让夏衍爱上了这项雅趣活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知识丰富、能说会道、鉴别能力奇强,让夏衍总能捡漏入手高级藏品,时至今日,他的藏品依然是顶级天花板。

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票》,不管是薄纸的、阔边的、还是厚纸版的,夏衍全都有,旧的、新的、四方连种类齐全,均品相完好,极为珍贵。

另外《小龙票》夏衍先生收藏的加盖小字和加盖大字系列,红印花邮票系列在国内都是存世极少的品种,有的藏友一辈子都未曾见过真容,夏衍却有连票、四方连、十方连、二十五方连......

在邮展上他的藏品一经披露,便收获赞誉无数,殿堂级的珍邮,让大家望尘莫及,渐渐的圈内人都说他是中国集邮的第一人,拥有如此丰富罕见的邮票的,国内难找第二人。

对于这个头衔,夏衍觉得微不足道,他总是谦逊的表示:集邮是通过方寸欣赏生活,不问金钱与市值,一生一好,不断探索追寻,懂物惜物才能风雅自乐,才算悟了生活的真谛。

为换邮票日本人出资500辆小轿车

早年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让夏衍涉足了不少日本邮票,越玩越精,越玩越通,加之经常与鲁迅、郁达夫、田汉等人的书稿来往,这些实寄封和邮票都被精心保留了下来。

抗战结束后,留居上海的一批日本人要被遣返,在虹口的地摊上一个日本老妇抛售一些没用的老物件,夏衍一眼就相中了几个不起眼的实寄封和一本邮票。

翻开后他发现全是日本早期的稀有票品,全是好东西,就连实寄封都体现着老上海与日本通商的繁荣景象。老妇开价5000元,那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夏衍丝毫未犹豫,拿出稿费又东拼西凑才拿下了这些宝贝。

于是就有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领头的日本人说这是他们国宝级的邮票,应该要让他们回到日本,他们愿意用500辆丰田小轿车交换。

500辆小轿车!这笔买卖着实昂贵,只要点头同意,立马就成富翁。

夏衍先生从容的回复:“500辆小轿车就免了吧,若要交换‬,请将在日本的中国国宝归还。”

日本人听后爽朗一笑,都被先生的睿智深深折服,即便他们心有不甘,也最终没有拿回这本邮册。

先生遗愿,毕生收藏,全捐国家

1995年,先生在95岁高龄仙游,女儿沈宁女士依照先生遗愿,将其毕生收藏悉数捐给了上海博物馆,近8000件珍贵邮品,价值连城。

那本日本人念念不舍的邮册据说也在其中。

夏衍在上海生活、工作了30多年,他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崛起与发展,见证了收藏市场的兴盛繁荣,那些从古玩市场里淘来的宝贝,就让它们留在故土吧。

我们收藏太过看重金钱价值,却往往忽略藏品身上的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通过藏品我们观世界、展未来,才能达到一种境界的升华与顿悟。

先生一生都在藏乐中追求心灵的慰藉,那是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与信仰,他也将这种精神通过他的作品传递,在那些最困难的日子里,给无数人带去了温暖和力量。

先生经常说:“集邮除了是自己的一点爱好,也有一点怕文物流失到国外的意思,把一些稀有的实寄封、中国‬邮票‬、明信片收集回来,也是一种为国家为名族的贡献,集之不易,希望以后不要再分散了。”

一生心系国家,不贪功、不占有,先生的高贵品格乃收藏界典范,不愧是“中国集邮第一人”。​​

1 阅读:15

凤军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