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16年高考追求有错吗?大学是否在逗他玩?为什么专业不理想

杜哥说说 2024-07-27 03:42:02

在高考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场上,有一位名叫唐尚珺的勇士,他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连续16次挑战这座高山。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这位坚持者,今年他虽然取得了601分的优异成绩,但最终被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录取,这并非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地——清华大学。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唐尚珺的追求有错吗?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否在逗他玩?

先来看看唐尚珺历年高考情况:

2009年:372分

2010年:405分

2011年:475分

2012年:505分

2013年:530分

2014年:573分,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

2015年:587分,被吉林大学录取

2016年: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2017年:570分,被厦门大学录取

2018年:619分,被广西大学录取

2019年:646分,被重庆大学录取

2020年:619分,滑档

2021年:591分,被广西大学录取

2022年: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2023年:594分,填报华中师范大学,因未选择服从调剂,滑档

2024年:601分,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信息工程专业

让我们回顾一下唐尚珺的经历。他年复一年地参加高考,期间曾考上过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但因为心中那个清华梦,他一一放弃。如今,他已经35岁,按照常规的人生轨迹,同龄人早已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而他还在为进入大学校门而努力。这样的坚持,让不少人为之动容,但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和惋惜。基于唐尚珺历年高考成绩的详细记录,我们可以看到一段充满挑战与坚持的非凡旅程。每一次的成绩都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而是他心路历程的见证,是他对梦想执着追求的缩影。

从最初的372分到后来的600多分,每一次的提升都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与汗水。特别是当他终于在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时,那不仅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他新征程的开始。 然而,他并未因此停下脚步,反而选择继续前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相继被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每一次的选择都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但令人钦佩的是,他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成就。

2022年,当他以597分的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时,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高光时刻。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2023年的高考他因未选择服从调剂而滑档,这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正是这样的挫折,更加坚定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2024年,他以601分的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并被信息工程专业所接纳。

在人生的长河中,唐尚珺以他那近乎苛刻的坚持与执着,绘制了一幅令人动容的画卷。他,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而是扎根于梦想土壤中的青松,任凭风雨交加,依然屹立不倒。

每一次高考的落榜,对他而言,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更高峰的阶梯。他用行动诠释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谛,将每一次挫败视为磨砺意志、锤炼心性的宝贵机会。在旁人眼中,这或许是一种固执,甚至是偏执,但对他而言,这是对梦想的忠诚,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

唐尚珺的坚持,如同荒漠中顽强生长的胡杨,即便环境再恶劣,也要奋力向上,只为那一抹生命的绿意。他的执着,又似夜空中最亮的星,不畏黑暗,不惧孤独,坚定地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他深知,唯有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才能抵达心中的彼岸。

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求学之路上,唐尚珺用汗水浇灌希望,用信念铸就辉煌。他的故事,是对“有志者事竟成”最生动的注解,激励着每一个在追梦路上奋力奔跑的人。他让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只要坚持不懈,终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一方面,有人认为唐尚珺的行为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他的坚持让自己错失了与同龄人同步发展的机会,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公办学校的教师编制招聘中,年龄限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门槛,对于即将39岁的唐尚珺来说,考编之路充满了荆棘。即便他成功进入学校任教,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可能面临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唐尚珺的坚持也被一些人视为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对清华大学的渴望,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学历或者一份工作,更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能够坚守初心、不懈追求的人并不多见。

当我们深入思考时,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唐尚珺个人的选择,而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招生政策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唐尚珺年年高考,却始终无法踏入理想之门?为什么他的成绩优异,却只能选择信息工程专业,而非他更擅长的数学或化学物理专业?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是痛还是悟?年年高考,次次不理想

十六年,五千多个日夜,唐尚珺的名字几乎成了高考的代名词。每一次踏入考场,都承载着他对清华的无限向往。然而,现实总是以最冷酷的方式告诉他:梦想并非触手可及。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这些名校的橄榄枝,在他眼中不过是通往清华路上的风景,而非终点。这份对理想的执着,在外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甚至被贴上“固执”的标签,但对他而言,那是青春最热烈的燃烧。

专业之困,未来何在?

今年,唐尚珺以601分的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却再次引发了社会热议。信息工程专业,一个与他多年追求的清华梦相去甚远的领域,让人不禁为他的未来捏一把汗。39岁毕业,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年龄歧视严重的职场。信息工程,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对于一位“大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选择,是否意味着他多年的努力终将化为泡影?

大学的选择,是戏谑还是无奈?

为何大学不给予他更贴近梦想的专业,如数学、化学或物理?是否这些年在高校的眼中,唐尚珺不过是一个特殊的“过客”,他的梦想与坚持不过是一场无意义的游戏?这样的质疑,背后是对教育体制公平性的深刻拷问。然而,我们或许忽略了,高校的招生并非儿戏,专业的分配往往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学生的兴趣、能力、市场需求等。唐尚珺的遭遇,或许只是众多复杂因素交织下的一个无奈结果。

执着与迷途,梦想与现实的和解追求梦想,何错之有?

唐尚珺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本就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情。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不为外界所动?他的执着,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即便最终未能实现清华梦,那份为梦想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迷途知返,未来可期

执着并不等同于盲目。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适时地调整方向,也是一种智慧。对于唐尚珺而言,或许信息工程专业并非他的最爱,但既然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何不尝试去拥抱这个全新的领域?用他在高考中磨砺出的坚韧与毅力,去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或许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在这个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梦想与现实的和解

最终,唐尚珺的故事将如何落幕,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已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梦想、坚持与选择的生动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也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学会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面对并接受现实的不完美。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唐尚珺的选择无可厚非。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如何在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同时,为那些有特殊才能和梦想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唐尚珺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悲喜剧。他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为宝贵的一面——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但同时,它也揭示了我们教育制度中的一些弊端和不足。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理解、支持和帮助那些像唐尚珺一样有梦想、有执念的年轻人。

0 阅读:5

杜哥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