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网友推荐情况,活动组委会整理并公布了湛江村晚年夜饭候选菜品信息,且于12月21日正式开启投票通道。(据12月21日《湛江日报》)
年夜饭的起点是哪里?是买菜烹调的那一刻,还是坐上餐桌的那一刻?对于湛江人而言,今年年夜饭来得更早一些,或许就从一次投票开始。
中国人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年夜饭”又称“合家欢”。年夜饭餐桌上的团圆,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期待,也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传统。年夜饭餐桌上,北方包饺子、南方煮汤圆、江浙摊蛋饺、岭南吃盆菜、西北暖锅子、西南炸酥肉……对于南北差异巨大、菜系庞杂的“美食版图”来说,年夜饭成为各地不同菜肴、烹饪方式的大展演,也往往成为社交媒体上彼此分享、“粉丝宝宝先吃”的焦点。
靠海吃海的湛江人,对于年夜饭除了讲究“吃什么”,还要讨个“好彩头”,“大吉(鸡)大利”“发财(发菜)好市(蚝豉)”“横财就手(猪手)”……家家户户“保留菜单”各不相同,都有着自己的“心头好”。近期,第二届湛江村晚推出“村晚年夜饭,邀你来点菜”活动,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湛江市民、在外游子以及广大网友中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强烈反响。活动于12月21日正式开启投票通道,更是将这份对村晚、年夜饭的期待推向高潮。票选出心目中的“代表菜”,让今年的年夜饭尚未开台入座就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对本地居民而言,活动搭建了一个深度参与家乡文化盛事的平台。众多湛江街坊踊跃留言点菜,他们推荐的不仅仅是一道道菜肴,更是对本土饮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每一道被提及的菜品,或许都承载着自己家的一个故事、一段回忆。这种参与感,让街坊村民们不再仅仅是湛江村晚的旁观者,而是真正的主角,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村晚同款”年夜饭更加深入人心。活动主办方在办活动票选菜品的同时,更要关注到票选背后万家灯火的故事,让湛江村晚这桌文化盛宴更有“人情味”“团圆味”。
对于在外游子,活动勾起了他们心底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异乡打拼的日子里,家乡的味道是他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慰藉。“点菜”活动通过对湛江特色年夜饭菜品的征集与展示,将这份乡愁具象化。游子们虽身处千里之外,但通过网络参与点菜、关注活动进展,仿佛能跨越距离,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召唤,甚至还能跟着视频教程制作“村晚同款”。“天涯若比邻”在“村晚同款”的滋味中成为现实,这不仅是美食的诱惑,更是情感的牵引,它让游子们与家乡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加坚韧,也为推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人才回流”在情感层面埋下了伏笔。借助近期“各地文旅已经开始卷寄特产了”的话题热度,来一波对在外游子的村晚“种草”,正当其时。
天南地北的网友们对“湛江味道”的关注,更体现出湛江村晚活动的影响力。不久前,“湛江鸡”“麻章烧猪”就曾上过热搜,如今借湛江村晚票选年夜饭菜式的机会,湛江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美食将有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吸引各地网友去探寻其背后的地域风情、民俗文化。这无疑将提升湛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助力湛江在“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中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良性发展。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提升“村晚同款”湛江年夜饭的话题流量,如何在与外地网友的互动中将湛江村晚打造成文旅营销、形象展示的新名片,主办方都应有所作为。
把“村晚同款”年夜饭这个品牌打出去,更需要餐饮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助力,共同把这桌湛江人的文化盛宴办得有声有色有“湛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