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蹲点调研采访]一碗粉如何能热销冬至?探寻遵义羊肉链起的地方经济与乡愁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2-22 15:23:28

冬至的清晨,寒风凛冽,但在遵义的大街小巷,却弥漫着一股温暖的香气。12月21日,冬至来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涌向各大羊肉粉馆,只为品尝那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羊肉汤锅、羊肉火锅、羊肉粉,以期去湿驱寒,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兆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羊肉粉馆门前排起了长龙,店内座无虚席。人们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或是捧着一碗羊肉粉,嗦粉声此起彼伏。那紧实鲜嫩的羊肉,浓郁不腻的羊汤,搭配上本地柴火糊辣椒,让人在冬日里感受到了一股暖流。

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冬至吃羊肉粉,已经成为我们遵义人的传统习俗。这碗羊肉粉,不仅让我们解馋,还能驱寒保暖,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

在遵义,羊肉粉不仅是美食,更是冬至的灵魂搭配。每年,遵义的羊肉粉节如期举行,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凑热闹。几天前,贵州省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上,第七届遵义羊肉粉美食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从热闹的美食节氛围到火爆的嗦粉场面,无不彰显着遵义人与羊肉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

羊肉之味:遵义人舌尖上的乡愁

在遵义,羊肉粉,尤其是那碗没有虾的虾子羊肉粉,对当地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碗食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生活的仪式。它如同重庆人的小面、成都人的肥肠粉、武汉人的热干面般,深深地烙印在遵义人的心中。

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味道,那是属于遵义羊肉粉的独特香气。

冬至时节,记者穿行于都市的街巷之间,探寻并试图定格这份难以用言语描绘的情感。

在遵义的老街巷弄,一家家羊肉粉馆的招牌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抢眼,每个人都怀着寻找那家最网红、最热门羊肉粉馆的心情。

“老板,给我来一碗,加肉加杂。”一位食客的声音在繁忙的羊肉粉馆里响起。

“还有肝子没得?”另一位顾客边排队边询问,眼中带着期待。

“多放点汤,多加点红油。”另一位显然是常客,对这碗粉的要求如数家珍。

在遵义的粉馆内,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清汤的羊肉粉清淡可口,黄焖的香气四溢,红烧的色泽诱人,红油的热辣刺激,各式各样的羊肉粉让这里的氛围变得热烈而忙碌。

商家们穿梭在厨房与柜台之间,手中的动作迅速而熟练,忙得不可开交,却依旧乐此不疲。

食客们或坐或站,或是在摊位前排队等候,或是围坐在小桌旁大快朵颐。他们品尝着每一口羊肉粉,或是细嚼慢品,或是大口嗦粉,脸上无不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羊肉粉,对于遵义人来说,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它是一道熟悉而又温暖的风景线,无论你身在何处,总会怀念起家乡的“这一口”。

尤其是今天,正值冬至节气,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来御寒,早已成为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一碗羊肉粉都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羊肉之史:70多年前已广受欢迎

遵义人对羊肉粉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连外地人也对它赞不绝口。

70多年前,浙江大学西迁到遵义时,校长竺可桢也非常喜欢羊肉粉,他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和家人一起吃羊肉粉的经历,那些描述让人看了都垂涎三尺。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冬至这天吃羊肉粉呢?除了本地习惯,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冬至吃羊肉的习惯始于汉代。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特别好吃,从此民间就有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来年好运。

关于遵义羊肉粉的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据《瑰宝流韵》记载,有人说遵义羊肉粉出现在300多年前,也有人说是100多年或80年。专家认为,羊肉粉有100多年历史的说法比较可信。

竺可桢的日记显示,70多年前,遵义城里几乎每条街都有几家羊肉粉馆,虽然店面不大,但很受欢迎。

如今,遵义羊肉粉不仅是黔北和贵州的名小吃,它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全国。冬至时节来一碗羊肉粉,感觉肯定与平时不同,不信的话,就去试试看吧!

羊肉之业:产业“链”百姓增收路

随着冬至临近,山羊的销售也进入了旺季。12月20日下午4点,桐梓县容光镇的黔二哥回锅羊肉遵义分店开始热闹起来。

加工厂的负责人夏晓娟带领着工人,开始了忙碌的回锅羊肉加工工作。夏晓娟说:“冬天是吃羊肉的最佳时节,也是山羊销售的旺季。我们公司现在每天都要加工清汤和麻辣味的黔北土山羊。”作为云龙社区8组的村民和加工厂的负责人,夏晓娟介绍,他们的羊肉除了在门店销售,还通过线上渠道,将真空包装的羊肉发往上海、北京、广东、四川等地,让远在外地的朋友也能及时品尝到容光回锅羊肉的美味,享受一个温馨的冬至。

据了解,容光镇的居民有养殖黔北土山羊的传统,这些山羊以放养的方式饲养,吃的是生态牧草,喝的是天然矿泉水,因此肉质鲜美。加上当地传统的回锅羊肉加工工艺,使得容光回锅羊肉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

如今,该镇发展了黔北黑山羊、黄羊、麻羊等特色养殖产业,每年出栏的黔北土山羊超过3万只。容光镇还组织村民利用传统工艺深加工回锅羊肉,提升了黔北土山羊的附加值,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生态畜牧产业。

在播州区芶江镇的羊肉汤锅店,也迎来了销售旺季。午餐时间,店内顾客络绎不绝,座无虚席。顾客张峰表示:“这家店的羊肉粉非常好吃,我从开店之初就一直关注,冬天的确吃了很暖和,出了一身汗,我是特意从遵义过来的。”

在习水县良村镇的大安农特产品加工园区,贵州容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着清洗、切片、炒制羊肉。负责人胡孝爱介绍,他们的羊肉全部来自本地的黔北麻羊,炒制好的羊肉每公斤售价252元,通过订单和线上销售,有一天甚至卖出了900公斤。

在遵义,随着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它不仅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稳定来源,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推动羊肉产业的发展,遵义采取了多种措施。12月16日,遵义市羊肉粉协会成立,旨在进一步提升羊肉粉产业的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和智慧化水平,助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

自2016年起,遵义每年冬至前后都会举办羊肉粉节。2017年,在遵义市人民政府的推动下,经过中国烹饪协会的考察认证,遵义市被授予“中国羊肉粉美食之都”的称号。通过连续几届羊肉粉节的举办,遵义羊肉粉已经走向全国,形成了产业链,带动了麻椒、米粉、芫荽、蒜苗等的生产和种植,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拉动了旅游经济。

政府的扶持政策、企业的创新营销、以及民间对羊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构成了遵义羊肉产业强大的发展动力。随着遵义牌羊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这条产业链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助力着遵义羊肉风行天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邱胜

二审陈颖

三审唐正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