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龙力
兜兜转转又到了岁末时分,回首过去这一年,广州珠江新城的一位私募创始人张博文直言,“有惊喜、有波折、有坚持、有犹疑,整体来说压力山大”。
前几年时不时就听说又有哪个朋友准备“奔私”,这两年经常听说又有哪个私募快干不下去了,甚至很多知名私募管理规模也动不动就腰斩了,资深私募人士郑凡松觉得“风向变很快”。
事实上,近两年以来国内证券私募管理人的数量确实缩水了不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国内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为9023家,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减少近500家。截至今年10月底,该数据已经下降至8059家,两年时间减少近千家。
曾经如日中天的证券私募行业为何步入了“逆生长”状态,过去两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制度完善倒逼不合规私募加速出清
近年来随着私募行业的发展壮大,“伪、劣、乱”等各种乱象也开始逐步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影响恶劣的私募跑路事件。
2023年11月爆发的“30亿量化私募跑路”风波中,包括知名百亿私募华软新动力,以及郑煤机、横店东磁、英洛华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三家上市公司累计投资的7.2亿元仅收回4768万元。
今年5月,管理规模20-50亿元的瑞丰达资产突然跑路,引发了市场对于私募违规嵌套、高位接盘新三板个股以及托管人职责等问题的重点关注。
张博文告诉界面新闻,这两起私募跑路事件在业内影响极大。除此之外,近年来私募存在信披违规、承诺保本、操纵股价、公开宣传、挪用基金资产等违规行为的案例也层出不穷,还有一些假私募也混迹其中,整个行业鱼龙混杂,确实有不少亟待整治的乱象。
在此背景下,证监会、中基协等相关部门纷纷出手加强了对私募行业的监管和治理。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涉及私募行业的新规主要包括:2023年2月,中基协发布修订后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配套指引;同年7月,中基协发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自律检查规则》;同年9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也是我国私募行业的首部行政法规;2023年9月,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出台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2024年5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2024年8月,中基协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正式施行。
面对接踵而至的行业法规,北京某私募合规风控负责人徐阳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了更多的规则去约束其实是好事,这样才能规范大家的行为,为行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新规频出的同时,违规私募也在加速出清。
中基协数据显示,近年来被注销的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明显开始增多,其中2023年注销的数量为730家,较2022年的555家同比增加了31.53%。今年截至12月10日,有491家证券私募管理人被注销,而2017年-2021年每年注销的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均不足400家。
其中,在2023年以来被注销的1221家证券私募管理人中,有754家为协会注销,占比61.75%;421家为主动注销,占比34.48%;还有45家为12个月无在管注销,1家为依公告注销。
除此之外,中基协对私募机构开出的罚单数量也明显增加,其中2023年共披露了118份纪律处分相关决定,今年以来截至12月10日已经披露了154份,而2022年全年披露54份相关文件。
各地证监局也在加大对私募行业的监管,多地证监局都对辖区内的私募开出了不少罚单。湖北、广东、浙江、四川、江苏等多地证监局也纷纷组织开展辖区内私募的相关自查工作;北京证监局则在6月份发布《北京辖区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主体监管试点工作方案(试行)》,选取了20家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作为首批试点机构。
行业门槛日益高企
私募行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
从私募管理人备案情况来看,2023年5月1日新修订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正式实施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点。
Wind数据显示,2023年5月新备案的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为0,此后至今能够成功备案的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明显减少,截至今年12月19日,近20个月有99家证券私募管理人完成登记备案。而2022年8月高峰时,单月备案的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一度高达78家。
资深私募人士赵杰指出,新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相关文件对于私募备案方面给出了很多明确要求,比如专职员工不能低于5人、高管要具有相关的经验,要有稳定的经营场所等,为了满足这些新的要求,私募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私募行业的准入门槛。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新修订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1-3号指引对私募基金备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其中资金门槛方面,明确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实缴货币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私募证券基金初始实缴募集资金不低1000万元人民币,投向单一标的的私募基金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
经营场所方面,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具有独立、稳定的经营场所,不得使用共享空间等稳定性不足的场地作为经营场所,不得存在与其股东、合伙人、实际控制人、关联方等混同办公的情形。经营场所系租赁所得的,自提请办理登记之日起,剩余租赁期应当不少于12个月。
人员配置方面,明确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专职员工不少于5人,不得聘用挂靠人员,不得通过虚假聘用人员等方式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还同时要求证券私募的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或其委派代表、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以及负责投资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具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合规风控负责人应当具有3年以上投资相关的相关工作经验;负责投资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还应当具有符合要求的投资管理业绩等。
据郑凡松介绍,以前大家经常两三百万就发一个产品,随便找一个小地方就能注册办公,新规之下这些都不可能了。现在决定创办一家私募首先得在资金上做好充足的准备,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准备其他的材料。他还提到自己的一位“奔私”的朋友去年年底就提交了备案申请,材料被打回来好几次,要求补充相关内容,直到现在也没备案成功。
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更是把私募生存的基本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比如其中明确要求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一年度日均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万元,或者连续60个交易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万元情形,应当停止申购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投资者披露;停止申购后连续12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500万元的,应当进入清算程序。
之前从合伙私募中出来单干的孙静女士最近也很忧愁,没有1000万门槛的时候,她觉得单干比较好,不必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没想到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好不容易注册好了私募,结果新规又来了。
她告诉界面新闻,新规出来以后,自己尝试联系了很多朋友希望能补足最低规模的要求,但是行情不好,大家都不太愿意,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搭起来的小私募即将因为两三百万的资金缺口被清退,“真的很无奈,也很不甘心”。
再往前看,2022年6月起“公奔私”静默期由3个月延长至1年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私募行业的进入门槛。
界面新闻查询相关文件发现,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自2022年6月20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指出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对知悉基金投资交易等非公开信息的岗位人员设置一定期限的离职静默期,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
张博文告诉界面新闻,一般来说,行情好的时候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也会比较好,所以很多基金经理往往都是在行情比较好的时候选择“奔私”,这样初期募资会比较容易。静默期延长至一年以后,基金经理真正“奔私”以后可能行情已经不好了,或者他的知名度已经没那么高了,会更难打开局面。
存续私募规模持续缩水
在管理人数量缩水的同时,证券私募行业整体的管理规模也在逐步下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证券私募的存续规模为5.02万亿元,而在2022年3月的高点这一数据曾一度达到6.35万亿元,两年多的时间里缩水了近21%。今年10月以来,伴随着A股市场行情有所好转,证券私募的存续规模止跌回升,不过最新的规模也仅为5.26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减少的影响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存续私募管理人的管理规模也出现了明显的缩水,即便是头部私募也不例外。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为88家。而据第三方平台数据,2022年2月国内证券类百亿私募为116家,2023年年底时回落至104家。
据界面新闻根据第三方平台数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大约有20家曾经的百亿私募,目前的管理规模已经回落到了50-100亿元区间,其中包括知名私募千合资本、锐天投资、上海运舟、汉和资本、相聚资本、正圆投资、汐泰投资等,有10家知名私募的管理规模跌至不足50亿元,其中金汇荣盛财富目前的管理规模仅为10-20亿元,嘉恳资产甚至被中基协注销了私募管理人登记。
百亿私募中也有不少实际的管理规模相较于巅峰时期大打折扣,这点在量化私募方面尤为明显,以幻方量化为例,公开资料显示高峰期时公司的管理规模一度逾千亿元,目前回落至500-600亿元区间;另有数据显示,稳博投资管理规模一度达到350亿元,至今年5月底已经回落至230亿左右。
谈及部分头部私募管理规模大幅缩水,张博文认为业绩表现不及预期是最直接的原因,毕竟私募投资者追求的是绝对收益,而在业绩下滑的背后,市场环境、监管环境、行业环境的变化、私募本身的人员变动、投资决策以及其他变化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赵杰则指出,很多私募在业绩好的时候发了大量的产品,管理规模快速扩张,但是突然来了大量的资金以后,公司的投研压力就会非常大,一旦市场风格也出现切换以后,业绩很容易下滑,这又会导致很多投资者选择赎回,公司的管理规模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在私募发展的历史上,头部私募最终掉落成为小私募的案例并不少见。而近年来A股整体的操作难度确实也很大,也就更容易出现前面说的情况。
通达信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上证指数年跌幅分别为15.13%和3.7%,今年2月5日盘中一度下探至2635.09点,创出2019年2月13日以来五年的新低。
对于量化私募来说,策略的同质化是整体业绩下滑的一大原因所在,上海某头部量化私募人士潘辰告诉界面新闻,国内量化私募是在2014年、2015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发展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肯定是吃到了红利的,那时候很容易做出超额收益。但是近年来做量化的越来越多了,很多量化策略就会不可避免地有所趋同,整体的超额收益也会下来。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于量化私募的监管也在逐步收紧,这也导致很多策略无以为继。以稳博投资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公司DMA产品规模一度达到百亿元,但是在DMA新规接连出台以后,截至今年5月底其DMA产品规模已经不足50亿元。
一直以来,私募行业的头部效应都十分明显,据中基协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在协会登记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8300余家,管理私募证券基金9.2万只,规模近5万亿元,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中,管理规模前400家私募证券机构占行业管理规模比例近80%,管理规模后2000家私募证券机构占行业管理规模比例仅约0.15%。
在此背景下,头部私募管理规模的缩水对于整个行业管理规模的影响不言而喻。
对于私募行业目前“扶优限劣”的大趋势,赵杰表示,任何一个行业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逐步走向成熟期的过程中都必然会经历类似这样一个过程,而且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行业更加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赵杰、张博文、郑凡松等在内的一众私募人士,都在牟足了劲积极地迎战行业的这次大洗牌,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努力活下去,努力活得更好。
9月下旬以来,A股整体行情有所转好,市场的交投也明显活跃了起来,这也让身处大变局之中的私募们看到了希望。
(文中赵杰、张博文、郑凡松、徐阳、潘辰、孙静等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