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要利用好新媒体工作室这一“轻骑兵”,以其灵活机动、协同高效、精耕细作的项目制模式为转型参照,构建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打破机制壁垒,实行“一室一品”“一室一策”,用“萤火之光”助力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质生产力所迸发出的巨大动能已触及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新”是技术应用之新、生产要素之新与产业动能之新;“质”则代表生产力质态跃升所必需的创新驱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闻传媒领域已与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结成深度互动关系,并不断革新与重塑着新闻行业的整体格局。
不过,总体来看,媒体融合发展仍处于攻坚克难的转型深水区,适配传媒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尚未成形,畅通新质生产力长效发展的组织架构、运营流程与人才队伍亟待建立健全。全媒体生产关系之要,在于适配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要廓清现阶段行业内部发生的具体变化,明晰其中存在的运营问题、过程梗阻和其背后的机制困境,对准症结下良药,如此方能在媒体融合发展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上有新的质的突破。
主流媒体以新媒体工作室作为内部的一个基本单元,进行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创新,既是一种大胆尝试,也是一个必然选择。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等主流媒体陆续启动工作室计划;一大批“小而美”的创意工坊成为新闻舆论引导的新锐力量。作为改革“试验田”,其灵活高效、跨界协同、精耕细作、扁平管理的项目制运维方式,突破了此前生产关系中存在的部门、行业等壁垒,正在成为传统媒体融合进路上的一支“轻骑兵”。
要“破圈”,先“破壁”
集约生产力量,让议题“轻声入耳”,穿透不同的兴趣圈层,既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融媒传播能级跃升的关键所在。“小而美”“精而深”“灵而活”的工作室之所以不断涌现、屡创佳绩,其一大亮点即组织流程的“破壁统一”。成立于2022年1月的新华社“郑锦强工作室”以国际传播为主要阵地,聚焦国际涉华热点新闻事件,通过独特的戏仿微电影、脱口秀等创新呈现形式,不断斩获佳绩;光明日报社的“进进工作室”组织团队成员深耕传统文化,致力于挖掘宏大叙事结构之外的民俗叙事,发现易被大家忽视的文化细节,从独特视角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较于原有管理模式,新媒体工作室的组织架构更为扁平,一般以项目为牵引组成十数人的轻量级创意团队,成员间依循“串点成线”的联动原则,基于项目规划、品牌定位与技术能力进行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跨专业的协同合作,管理层级少、指挥链条短,能够最大程度地汇集生产资源、打造“破圈”爆款。对采编成员的选拔、调动与考核也不再设置部门限隔,而是奉行“能者优先”原则,明晰权责成果、作品激励与晋升指向,使复合型人才的创作热情得到最大限度挥洒,有效助力全媒体建设基层单元的转型发展。“破圈”之要,症在“破壁”;“破壁”之道,重在“融通”。
以人为本,激发活力
人才是新媒体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优秀人才的凝聚与留存能够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源、创造市场增量。目前,新媒体工作室立项主要采取自主申请方式,部门之间不设“围栏”,创作主题、呈现方式及报道成品都由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所得。这种各展所长的协作模式,将原本分散的采集、编辑、分发链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实现“1+1>2”的效果。人民日报社的“碰碰词儿工作室”将“加减法”作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基本战略,意在促进内部人才力量的有效焕活。“加”是人力的叠加,工作室依托“中央厨房”将采写编评人员的思想优势、创意优势、文案优势充分整合,用小体量斩获大奖项;“减”则是制作思维上的轻量转型,为减少从“概念生成”到“作品落地”过程中的时间损耗,工作室着力打磨精品,引进智能技术强化人才创作力,实现短时间内的大突破。通过权、责、利的针对性赋权,工作室将媒体人的综合能力、工作素质、贡献成果与自身的薪资、绩效、晋升紧密绑定,变团队分工为自我驱策,进而创造更大的超额价值。
除了完善内部人才机制,对报道对象的关怀也不可或缺,创作者需持续关注民生领域的热点、百姓生活的必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的“相对论工作室”开创蹲点访谈节目新样态,报道面从“见自己”跃向“见众生”。
一室一品,因室施策
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以优质内容锁定用户流量,成为新媒体工作室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唯有以专业性挺立潮头,才能成为融合赛道的“尖兵”。新型主流媒体要践行“一室一策”原则,依托顶层规划来为工作室这艘“创意先锋艇”锚定风向,立足自身风格定位、内容形态与产品调性确定管理办法,用制度保障落地效能,用创意激励盘活人才资源,促进团队的情感联结与荣誉归属;要在“流量红海”中找准内容定位,于千帆尽过处发掘自己的独特所在,走“一室一品”的专精化路线,通过专业性、实用性、贴近性强的垂直内容实现“硬报道”的“软着陆”。或是如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一般针砭时弊,聚焦百姓政策解读,着意烹制“有滋有味”的财经“家常菜”;或是像新华社“郑锦强工作室”一样,集中优势兵力,打造亦庄亦谐的立体化“轻骑兵”。要直面市场,以准公司化的管理模式治疗运营机制的痼疾,采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式维持日常生产、运作与考核。现阶段,很多工作室创意团队正在进行向“产品经理”的身份过渡,充分调动各部分生产要素与创意自主权,用更加灵敏的市场嗅觉靶向对接用户需求,提升日活水平等传播效果,力求在差异化定位的基础上贡献更多报道精品。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用好项目制、工作室等各种内容生产组织和运营方式,实行灵活运行机制,以必要的人财物使用支配等自主权,打造自有优质网生内容、网红队伍和社交圈,形成个性化品牌集群;具备条件的则可以以全资或控股形式进行公司化运营。
新媒体工作室是新的生产传播工作机制的变革“试验田”,更是勃发的一粒“种子”;其“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机动、“众人齐抱柴”的合作模式及“通网感、接地气”的语态风格,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示范样本。主流媒体应予以持续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发挥好其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轻骑兵”作用。
(作者汪文斌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鹏系该学院博士生)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