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点亮渔村文化!点赞两位舟山乡村工匠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2-23 15:25:55

近几年,乡村工匠作为“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的“技术型”人才,在海岛渔农村的广阔天地大展才华、施展抱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乡村工匠13万余人,他们有的土生土长,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田秀才”;有的是返乡“归雁”,大都具备一定的见识和资源,有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怀;有的是外引人才,在外部“推力”下建设乡村。目前舟山市就拥有省级及以上乡村工匠22名。本期的《新区面孔》就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两位。

张高俊:创新大漆艺术用低调的华丽描绘海岛乡村

张高俊,2012年来到定海新建村,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海岛乡村的美丽画卷,是舟山最早一批用艺术点亮乡村舞台的建设者。这些年,他带着团队,不断精进大漆技艺,将漆艺装饰这项艺术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海岛渔农村元素。2023年,他被评为第一届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张高俊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同样入选省级工作室名单。

漆艺,这项拥有8000年历史的中国非遗,上至故宫珍贵的宫廷文物,下至平民百姓的十里红妆,都有它的身影。而漆画,相较于其他的制画品类,绝对是独特的存在。

据了解,漆最大的特性是防潮、防腐、防热,是一种能起到很好保护作用的涂料。

很多人或许不了解,漆的原料极为珍贵,百里千刀一两漆。要在漆树上不停地刮取汁液,经过沉淀后方能使用。张高俊介绍道:“汁液割下来以后是乳白色,但是它见风后就会慢慢氧化,最后变成浅咖啡色、深咖啡色,干了以后就变成黑不溜秋的颜色,所以‘漆黑漆黑’就是这样来的。”

在大漆技艺千百年的进阶过程中,单纯的“漆黑”色早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于是,智慧的劳动人民在大漆中加入了桐油、各类矿物进行调和,因此形成了流光溢彩的色漆之美。

张高俊因为父母从事与漆艺相关的行业,从小是闻着大漆的味道长大的。小时候,停靠在码头的渔船内,那些粗糙的漆画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张高俊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美协漆画工艺班,在系统地学习了漆画的绘制后,他更加意识到漆画更能表现出粗犷又内敛的海乡文化。

“国画、版画、油画等各类画种都有表现大海情境的,但是很少看见用漆来表达大海的画。”张高俊说起自己对漆画的感觉,“我当时学的时候,就觉得漆和舟山海洋文化的结合是非常融洽的,特别是这种金属感觉,所以我一边尝试一边推广,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6年前,张高俊开始了“东方大港”漆画系列的绘制,并且保持一年一幅的创作速度。系列当中的画作《曙光》《休渔期》更是被中国航海博物馆所收藏。其实漆画制作的过程十分复杂。一层一层的灰要刷三层,然后打磨上底漆,之后的工艺更为繁琐。因此,大漆工艺匠人万里挑一,如今在浙江省内,更是少之又少。

现场,张高俊向记者展示手中的作画流程,“像我现在是在做罩染,就是前面的颜色都画好了,再用透明漆给它上一遍。”完成一个作品,通常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

千百遍的上漆、打磨、勾勒、填彩,都是在用无声的艺术语言呈现着每一个经典的瞬间。

为了能将漆艺更好地融入乡村旅游建设,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漆艺呈现的乡村之美。5年前,张高俊开始与陶器、瓷器、木头等各式各样材质的物件进行漆艺的结合,打造了一系列漆艺工艺品。就像制作完成的一套“斗鱼”系列,原胎是树枝,后来在鱼头上贴了贝壳、蛋壳,鱼身上刷了金箔银箔,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还有一个竹根做的碗,用漆一遍遍刷上去,填掉以后再磨出金红黑的色泽,拿在手里,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是竹根。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刷漆保护的,像木胎、竹胎、瓷胎、陶胎、树脂、砖等都可以。”在张高俊看来,万物皆可漆。

郑红飞:以渔民画绘色流年述说海的故事

舟山渔民画是一种起源于农民画的独特艺术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悄然兴起于渔村之间。这股源自海洋的艺术力量,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深刻影响了创作者的生活轨迹。作为舟山首批渔民画家之一,郑红飞用她的作品见证了这段历史,并为后来者开辟了新的艺术天地。

郑红飞原本是普陀六横岛上的一名幼儿园老师,与渔民画结缘是在1987年,她听说城里老师要来岛上教画画,便饶有兴趣地报了名。

“我第一次听说有渔民画这种画种,感觉挺新奇的。它可以不受比例、尺寸什么的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自由作画,好像挺适合我的,我就去报名了。在那个培训班里,我创作了人生中第一张作品,它对我意义挺大的,让我一直坚持到现在。”郑红飞口中这幅意义重大的作品叫做《墙头上挂下来的长发》,后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第一次尝试就很成功,这也给了她十足的信心,为她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郑红飞并没有意识到无意间拾起的这支画笔会伴她走过30余年的光阴,并由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这些年,她不断地创作,画作接连得奖,这些获奖作品也被收藏在普陀渔民画陈列中心。在这些作品当中,最让她引以为傲的就是2019年创作的《渔之歌》,曾经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被评为进京作品。

“这幅画创作的其实是那个对歌,就是我们普陀的非遗渔民号子的对歌场景。那个渔民号子嘹亮的歌声,听着让人振奋,所以我创作了这幅画。在技法上采用了褶皱法,就是把一张纸团揉皱了以后,再把它摊开来铺平,然后上色。因为纸张褶皱呈放射状,就会有一些凹凸不平的感觉。加上蜡染,可以说整张画融合了多种技法。”

去年,郑红飞被评定为第一届浙江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今年5月,郑红飞又被正式认定为普陀渔民画非遗传承人,由她经过两个月时间创作的一幅2米×8米的渔民画也被收藏在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让过往的游客一睹渔民画的风采。

郑红飞也一直致力于传承渔民画艺术。记者采访中,遇到一群“老龄”学生正在海边进行渔民画写生,作为指导老师的郑红飞穿梭其中,指点技法。

张满君是郑红飞的学生,学画已有10年。她说:“我们现在每星期四在广电那边有渔民画培训班,学画多年,我创作的画也得了几次奖,比较开心。”

夜排档从业者王燕娜学画1年,她说:“郑老师好像有一只神笔,有时候在黑板上哗哗两下,意境就出来了,我很崇拜她,所以动了学画的念头。也能在这里学到一些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

今年,郑红飞的工作室搬到了位于鲁家峙的舟山市(普陀区)美术馆内,色彩绚丽的渔民画悄然爬上了靠枕、调味罐、叶脉书签、拖鞋、水杯……灯光把这些海味十足的衍生品照耀得“金光闪闪”。

对于这些文创产品,郑红飞表示:“我早几年专注于画画,后来画到比较成熟的程度,就开始考虑把我们的作品变成可以带走的东西,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渔民画文创。希望通过全国各地的游客把我们舟山的这些海洋特色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舟山,宣传舟山,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载体。”

现在的郑红飞,已转身成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亲历并见证了舟山渔民画从画坛一朵名不见经传的小浪花,成为名扬全球、走俏市场的艺苑奇葩。

记者:龚洁、刘祖豪、蔡筱、俞海辉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简介: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