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郭沫若、吴晗的强烈要求下,国家同意了挖掘万历皇帝的陵墓,在打开棺材后,熠熠生辉的龙袍还未等欣赏,立马暗淡下去逐渐变黑,周围的文物也灰飞烟灭,眼前一幕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存在多年的文物为何在刹那间消失殆尽。
1955年,中国考古界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一个重磅消息在学界炸开,为了更好的研究明代历史,郭沫若和吴晗联名提议,挖掘明朝留下的最具传奇色彩的帝陵明长陵。
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这是研究明代历史的绝佳机会,反对者则担忧技术不够成熟会损毁文物,争论持续到1956年,国家终于点头同意,批准了挖掘规模相对较小的万历定陵。
明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万历皇帝的皇陵,这座耗费白银百万两、黄金数千两,动用全国能工巧匠历时六年建成的皇陵,万历皇帝是在位48年明朝最长寿的皇帝,他的皇陵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在得到国家的批准后,有赵其昌担任挖掘工作的队长,组建了一支200人的精英考古队,他们当中不仅有考古专家,还配备了测绘师、摄影师等专业人才,为确保万无一失,考古队还特别研发了一套针对帝陵的专门发掘技术。
发掘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地面勘测、地下探测、开挖清理,每一步都小心谨慎,生怕出现任何闪失,然而第一个难题很快就出现了,如何在不破坏定陵的情况下打开那扇千斤重的墓门。
古代帝陵的门都是"只进不出"的设计,根本没想过还会有人打开,考古队冥思苦想数天,终于想出了绝妙办法,当墓门终于轰然洞开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惊叹,整整3000多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就有459件,让在场的人都兴奋不已。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空气涌入这个密封千年的空间时,原本金光闪闪的龙袍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专家们这才意识到,封闭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平衡被打破,会导致文物快速氧化。
考古队立即展开紧急抢救,虽然最终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但这个教训却震动了整个考古界,这次发掘让人们认识到,考古不是简单的"挖宝",而是需要多学科配合的系统工程。
这次发掘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考古水平,国际考古界对此高度关注,纷纷派员前来交流,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也因此有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通过出土文物,人们第一次实物验证了明代的丧葬制度和工艺水平。
为了避免类似的文物损坏事件再次发生,周恩来总理当机立断,十年内停止一切帝王陵墓的主动发掘,这个决定为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确立了新的标准。
这场轰动一时的考古发掘,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动了整个文物保护领域的革新,它告诉我们对待历史文物,既要有探索真相的勇气,更要有科学谨慎的态度。
周爱东
远看是条狗,近看…
中海吹水 回复 12-24 16:05
近看还都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