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淮沭河畔,冬景初至,鹭鸟飞翔。放眼看去,淮沭河堤岸一侧挖好的一个个种树大坑,正准备在今冬明春栽种上我省自主选育的杨树雄株良种。
“我们将沿着河道堤防约6.9公里,全部种植杨树雄株良种8000株,不仅会形成亮丽的风景线,更有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沭阳县淮沭河堤防管理所所长胡军华说,省林业局提供的杨树根系发达,能有效稳固土壤,开展杨树林更新改造,种植雄性良种不飘絮,还可带动周边村民灵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淮沭河堤防的杨树林更新改造项目,正得益于全省正在开展的杨树雄株和薄壳山核桃良种“订单育苗·定向供应”工作。近年来,省林业局向全省村庄、河湖堤岸、农田林网、林场和农场等地推广南林3804杨、泗杨1号、波尼、威奇塔等杨树和薄壳山核桃良种壮苗65.6万株,预计增加、更新全省绿化面积2.95万亩,未来7—15年内,栽植的杨树林蓄积量提高10%以上,薄壳山核桃经济林产量提高20%以上,杨树飘絮问题得到根本缓解。
为确保“订单育苗·定向供应”落到实处,达到“栽一处、活一处、富一方”的效果,省林业局实行覆盖全省的“种苗到家、技术到家和服务到家”的“三到家”政策。种苗到家,委托全省杨树和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培育Ⅱ级以上合格良种苗木,签订订单育苗合同,其中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包邮到家”,让造林绿化“轻装上阵”。技术到家,联合省内外杨树和薄壳山核桃技术团队,汇编手册并发放至相关林农,让造林绿化“驾轻就熟”。服务到家,借助全省1+N林草科技产业服务志愿团和林草乡土专家力量,做好种苗栽种的全流程对地服务,开通全省杨树和薄壳山核桃“订单育苗·定向供应”热线电话和线上申请通道,以优质服务推动好种苗落地见效。
今年,兴化市沈伦镇申请了薄壳山核桃订单苗木3000株,计划在2025年新发展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230亩,这份底气来自于全省“订单育苗·定向供应”带来的“实惠”,也源于该村从薄壳山核桃中寻觅的“致富经”。
“得亏当初取对了‘经’,村里的千亩薄壳山核桃才有了种苗保障和技术‘靠山’。”沈北村党支部书记、兴化市沈伦镇薄壳山核桃种植园负责人孙金才说。省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库就是孙金才口中的“送经人”,也是全省薄壳山核桃“订单育苗·定向供应”工作的技术支撑。在好种苗、好技术和好服务的加持下,近2年来,沈北村薄壳山核桃年均产量近60吨,年均果实收入达280万元。更为可喜的是,未来10年,逐步进入投产期和盛果期的果园,亩均产值有望突破5000元,可带动周边6个薄弱村共同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一颗果”富了一方民。
“在全省开展‘订单育苗·定向供应’工作,向广大林农免费发放良种苗木,就是要调动起社会各界参与、投资造林绿化和林业产业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扩绿兴绿的良好氛围。”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学东说。
(李静李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