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水平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2-24 23:06:48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表示,近年来,我们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方针,积极探索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帮助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下一步,将继续秉持依法依规监管执法的思路,大力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模式,全面强化‘事前积极预防、事中审慎考量、事后引导整改’全过程执法服务,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上图: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

全国各地纳入正面清单企业5万余家

赵群英介绍,在加强源头预防方面,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积极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非现场监管数据和排污许可数据库,共向1.1万余家重点排污单位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单位,推送自动监测日均值超标预警信息3.7万余条。通过“污染源监控”微信服务号,向3.9万家企业实时开放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异常等数据查询功能,帮助企业及时关注自身排污状况,确保稳定达标。这些预警信息集中在事前防范阶段,有效提醒企业主动采取措施,减少违法风险。

“我们着力抓主要矛盾,对弄虚作假、偷排偷放等严重违法问题依法严惩,对轻微违法企业依法实施不予处罚,给予适度的容错空间。”赵群英介绍,今年10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实施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通知》,指导各地规范行使裁量权。2024年,全国共实施生态环境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1万余件,免罚金额15.5亿元。

同时,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将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原则上以非现场监管为主。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各地纳入正面清单企业5万余家,对正面清单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次数同比下降17%。

赵群英介绍,生态环境部修订印发《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大力推进说理式文书,通过向当事人详细说明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对当事人陈述申辩、听证意见的采纳情况,以“执法”来“普法”,以“理”服人,提高执法说服力和公信力。

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显著提升,企业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2025年1月1日是新环保法实施10周年。赵群英介绍,10年来,生态环境部充分利用新环保法5个配套办法,查办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5类案件共计19万多件,查办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29.5万件,罚款金额总计860.2亿元。

“‘十三五’期间共查办83.3万件,相较‘十二五’增长了1.4倍,充分发挥了新环保法的‘钢牙利齿’作用。”赵群英说,2018年以来,随着新环保法深入实施,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显著提升,企业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处罚案件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共办理处罚案件8万余件,上述5类案件8300件,较最高峰时期的2017年分别下降66%和79%。

赵群英介绍,生态环境部坚持运用“一竿子插到底”监督帮扶的方式,推动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大气方面,2017年以来,共组织投入11.5万人次,累计检查点位229万个,覆盖全国155个城市,帮助地方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48万个,有效解决一批深层次和难点问题,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水方面,自2018年以来,共选派9000人次开展渤海、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共排查出入河(海)排污口11.7万个。通过查排口、测浓度、溯污染源、治理污染,建立电子台账,实行“户籍式”管理,整治完成率超过90%,为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在执法实践中,我们逐步构建起‘智慧监管、宽严相济、罚教并重’的执法模式。”赵群英说,一方面,强化科技赋能、智慧监管、数智执法,提高发现问题能力,精准打击违法行为。科学配置执法资源,强化分类差异化监管执法。另一方面,不断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持续规范裁量权行使,提升执法质量,维护执法权威和公信力。加强守法服务,强化正向引导,提高企业自觉守法的内生动力。

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水平,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