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载明,93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主任药师、教授
孙载明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投身于药用植物的研发,时至今日已耕耘66年,为我国中药创新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经历过战火纷飞的时代,亲眼目睹了许多人流离失所、缺医少药的生活,因此从小就对中医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950年,孙载明考入北京药科学校,1958年被调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室做技术员,历任技师、主管技师。
职业生涯早期,在对茄科植物山莨菪的一次提取实验中,孙载明被一滴药液溅入眼睛,瞬间引起瞳孔放大。经检测证实,药液含有与阿托品相同药理作用的山莨菪碱。由于山莨菪碱是在1965年4月发现的,该科研项目被命名为“654”。现在医院广泛应用的“654-2”(即消旋山莨菪碱),就是在“654”基础上人工合成的临床急救药物。
1972年,为开发抗肿瘤、抗白血病的药物,孙载明不畏艰险,多次深入海南尖峰岭原始森林,采集红壳松样本,提取粗榧碱,最终成功分离出高三尖杉酯碱,并明确了其化学结构。高三尖杉酯碱在治疗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方面表现出色,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985年,孙载明调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试验药厂厂长,从此走上了中药创新研究的道路。1986年,他依据中医药学理论,采用西洋参、蜂王浆、五味子等,成功研制出西洋参蜂王浆。1997年,孙载明带领团队,白天下基地,晚上搞研究,经历上千次实验,成功研发出国产银杏叶口服液,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结束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银杏用药的历史。
1999年,孙载明从原单位退休,但他的研发工作还在继续。2017,孙载明主持研发的“低酸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获得发明专利。202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开展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证明银杏叶口服液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斑块总积分和颈动脉狭窄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虽然已是93岁高龄,孙载明仍未放下工作:“我赶上了好时代,如今国家对中医药十分重视,我们要传承、弘扬,更要勇于创新和发展。我一辈子都在研究中药,我从事的事业是伟大而光荣的。为人民的健康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空心菜V9
他是现代中医药的典范。
时间time康复
山莨菪碱 654